-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动机
第八章 动机
教学目标:掌握什么是动机,动机与需要、诱因等之间的关系;掌握动机的种类,有关动机理论;熟悉理解成就动机,意志及意志行动中的冲突和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动机概念、需要的层次理论、动机有关理论
教学对象:心理咨询专业(专)
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测试
教学时数:7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导入:由对一个事情的认识引入课题:
关于斯蒂芬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历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涵义——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简单说,动机就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心理学家采用动机这一概念,基于这样5个目的:
1、把生物学和行为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你的体内有复杂的内部机制来调节身体的机能从而帮助自己生存。剥夺的内部状态会刺激你的身体做出反应,此时你采取行动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2、解释行为的多样性。
为什么在不同的时间内做同一件事情可能效果不一样呢?为什么几乎具有同样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两个小孩在同一项竞赛中,一个完成得很好而另一个却稍显逊色呢?
当情景恒定(如相同的能力、技能、经验和机会)时,心理学家就会用动机这一概念解释人们操作的差异。
如你今天早些起床以便多学点东西,而你朋友却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描述成这是因为你的动机状态和你的朋友不同而已。
3、从公开的行动来推断内心的状态
心理学家和外行人一样都通过观察行为来推断引起它的内部原因。人们总是用可能发生的原因来解释某种行为为什么会如此发生。
4、将责任感赋予行动。
个人责任在法律、宗教和伦理学中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个人责任假定内心的动机和能力控制人的行为。
当出现下面的情况时,人们是可以不负责任的:(1)没有故意导致负面结果的出现;(2)外部力量足够大,能激发产生某些行为;(3)行为受到药物、酒精和强烈情绪的影响。
因此,动机理论必须能够区分导致行为产生的不同潜在原因。
5、解释逆境中的意志。
心理学家研究动机的一个终极原因就是为了解释机体遇到困难时为什么还要坚持把行为继续下去。动机使你就是筋疲力尽了也要按时工作和学习,动机帮助你坚持比赛并能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点,即使当意识到自己不会赢时仍然如此。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内涵:——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如:血液中水分的缺失会产生对水的需要。
2、种类:(略讲)
按起源: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按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主要观点:
1、需要的性质和强度决定动机的性质和强度,但动机和需要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
2、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有七种。
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与人的本能相联系,与人的健康状况有关,缺少它会引起疾病。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不受人的本能和直接欲望所控制,以发挥自我潜能为动力,这类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最大程度的快乐。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两类需要根据对人直接生存意义及生活意义的大小,呈阶梯状排列。
3、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类的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4、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
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部分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
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
5、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更多地像波浪式地演进,各种不同的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
如:尊重的需要在青少年时才产生。
评价:
优:
1、看到了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区别,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无绝对对立。
2、成功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如在企业管理上。
缺:
1、认为几中需要与生俱来,模糊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区别
2、以需要出现早晚划分等级,未充分说明各种需要的内在联系。
3、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从抽象人性基础出发,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能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
(三)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内在条件。
许多生理的不平衡是可以自动校正的。如:健康的个体能够保持体温在几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部分 专题05: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练习)-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全国版)(含答案及解析版).docx
- 人教版2019年初中物理 电能、电路、电功综合专题练习(含答案).doc
- 超星学习通 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北京大学)章节测验答案尔雅网课答案.pdf VIP
- 2024年6月第英语六级真题(全3套)及答案解析.pdf
- (完整版)数量关系公式.pdf
- 山东省政府采购专家测评题库800-1000.docx VIP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词汇表 1-8册(1).doc
- GB/T 5686.7-2022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硫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pdf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全国卷书面表达说题比赛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