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防静电技术培训讲解.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介 绍 欢迎 自我介绍 紧急警报和逃生出口 安全提示 行包靠墙放 坐时5点着地 课堂基本要求 手机静音 守时(团队) 参与,关注课程、积极发言 提 纲 一、前言 八、粉体静电 2、第二类是电荷积累能够产生很强的静电场,从而导致各种类型的静电放电发生,或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或引起人体电击。 这类事故主要有粉体料仓燃爆事故,粉体装置爆炸事故,下料口闪爆事故,各种聚烯烃包装时人体电击现象等。 ● 某石化公司1PE装置料仓事故 (1)1982年、1987年:集尘系统发生爆炸; (2)1988~1993年:抽气料仓发生5次爆炸; (3)1994年:称量计上储槽发生3次爆炸; (4)1994年:包装上储槽2次发生爆炸; (5)1996年:外品储槽2次闪爆; (6)1997—1998年:不合格品料仓发生2次爆炸; (7)2000年:不合格仓闪爆; (8)2004年5月31日上储槽闪爆; (9)2004年12月21日抽气料仓闪爆。 八、粉体静电 ●某石化公司2PE装置料仓事故 (1)1992年“9.18”:操作工误关了正在进料中的V503A仓的净化风机(B508A),约2小时后发现错误,但料仓已冒烟,通17分钟氮气后又开B508A风机,火更大,上部烧穿; (2)1994年“9.15”:开车前未将V503E仓风机改遥测,当V503E仓进料时反吹净化风未开,4小时后发现错误,但仓内已燃爆; (3)1997年“11.13”:三通阀DV561失灵,当由A仓切向F仓时,大部分物料漏向C仓,但C仓风机未启动,1.5小时后发现问题,但C仓已燃爆、着火。 ●某石化公司PP装置料仓燃爆事故 (1)1989年“9.2”:KV505C/B仓掺合中发生爆炸着火; (2)1991年“7.23”、“7.26”、“7.30”、“8.17”、“8.20”、“8.21”、“8.24”、“12.29”:A/B、C/B、D/B、C/A、B/B、A/A仓爆炸着火; (3)1993年“7.22”:料仓掺合中发生爆炸; (4)1994年“1.27”、“2.3”:A/B、C/B仓爆炸着火。 ●某石化公司HDPE粉料仓事故 (1)1989年“2.12”:当日, 出料控制阀关不死,操作工在紧急处理物料时B仓发生爆炸并使A、C、E、F、G仓防爆板破坏,过滤袋烧毁; (2)1990年“2.2”:当日空分停车,N2不足,在停车处理物料时H仓爆炸,并使C、D、F、G仓防爆板破坏; (3)1991年“11.16”:当日反应不正常,A2线料进D仓3~5t没关阀,E仓准备进A1线料时D仓爆炸,防爆板和过滤器破坏、烧毁; (4)1997年“4.16”:当日发现控制阀内漏,在处理出料仓物料时,因下料阀门卡住,在向E仓送料时发生爆炸。 八、粉体静电 ●某石化公司HDPE粉料仓事故 (1)1999年“5.24”:由于料仓倒不开,事故前在G仓48 t位置连续进行了75 h的边进边出作业,当日13:00料仓爆炸着火,并使C仓也受损,损坏率分别为60%、30%; (2)2002年“5.5”:C仓在5月2日至5日连续3天进行不放空进料操作(约80t料位处)。 ●1988年 11月21日某石化公司小本体聚丙烯装置下料口静电闪爆事故。 ●1998年 3月17日某石化公司小本体聚丙烯装置下料口静电闪爆事故。 ●2005年 3月26日某石化公司小本体聚丙烯装置下料口静电闪爆事故。 八、粉体静电 (一)概述 (二)工业粉体静电起电特点 (三)聚烯烃静电防护措施 八、粉体静电 (一)放电部位 (二)静电事故主要原因(石油产品) (三)静电危害部位 (四)危险界限与安全控制指标 (五)液体石油产品事故案例 五、可燃液体静电 五、可燃液体静电 (五)液体石油产品事故案例 案例1 汽车接地不良装车事故 某石化总厂(2002年3月7日) 当日8点45分,南通一罐车到该厂装甲乙酮,押运员随后将汽车接地线挂在生锈螺栓上,驾驶员擅自全开发货阀门,刚装车(约12s)即发生爆炸。 这起事故系介质喷洒起电和罐车接地不良引起的。放电部位是槽车罐口与导电胶管之间发生火花放电。 案例2 用PE管卸苯事故 某石化公司1995年10月17日,现场抽取槽车的混合苯,事故时间是发生在抽取底部残余苯液时,当场一死一伤。 五、可燃液体静电 五、可燃液体静电 他们错在哪里? ●使用绝缘PE管抽取混合苯。 ●事后经模拟试验,用1.5吋PE管作模拟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当苯液比较纯时,PE管周围电位约在5000-8000伏;当苯液有稍微游离水时,PE管表面电位约在30kV,远超过非金属材料放电的危险电位。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