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段润发.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器-段润发

从玉山玉海看中国的玉文化 姓 名: 段润发 学 号:12135100135 指导老师: 郭 强 关键词:玉文化 玉器 继承 创新 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可以说一直与玉石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而中国人对玉石的情感,则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中国人敬石、爱石,乃至将玉石赋予生命的色彩,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到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石猴孙悟空”,《石头记》中的“通灵宝玉”,还有熟为人知的成语故事“米芾拜石”等等,都足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玉石的尊崇与喜爱之情。 中国的玉器文化 中国的玉器文化蕴育在石器时代。距今约6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已经使用水晶制作的工具。新石器时代初期和中期是中国玉器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从考古学家发现大多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中都有玉器的存在可以证明,内蒙古辽河地区一带的红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浙江的河姆渡文化等等都有精美的玉器。 玉是一种质地细密、色泽淡雅、温润光洁的“美石”,以玉为材料制成的物品统称为玉器。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说:“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用来形容玉器再贴切不过。山川之精英,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器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灯彩石玉,在研究玉器的过程中都要弄清楚,并且进一步探讨它的产地。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 制作工艺的成熟,直接促进了玉文化的兴起。原始宗教的进一步发展、祭祀活动的多样化和爱美欲望的增强,导致制玉工艺的进步和玉器数量的增多。进入奴隶社会,夏商贵族尚玉之风高昂,西周初继承了商代的遗风,仍以动物类玉饰为主流,中期以后形成自己的特征:做工精良,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品类齐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先哲们的作用下,玉被赋予了吸纳日月山川之精华,凝聚人间之美质的特征,成为品藻人物的道德标准。这一时期对玉的需求越来越高。隋唐时期玉文化又再度兴起,但是在选题、创意和风格上,收到当时已相当发达的绘画、雕塑和金银器创作风格的影响,玉雕人物、花卉、动物的造型在浪漫的情调中力求逼真。到明清时期,玉器基本上完全成为艺术、财富的代名词,玉器这种古老、历久不衰的艺术瑰宝终于摘下了其高贵、圣洁、无所不能的神秘面纱,走出神坛、王权的殿堂,回到普通的通俗世界,还原为芸芸众生共鉴共赏的美丽石头。 人们常说的玉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气质,除了材质和制作工艺的因素外,玉器的用途也有很大的影响。从原始时代的玉器就开始被用作陪葬,大多数具有宗教和祭祀的性质。在进入奴隶制的阶级社会后,这种祭祀的宗教性又进一步与礼制结合,出现了大量的礼器,并且系列化,从而使玉器具有了更多、更明确、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在秦汉以后,礼玉重要性开始降低,装饰性的玉器和生活用玉器成为玉器设计和生产的主流。佩玉成为礼制的一种需要,其装饰性和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功能大于礼制的功能,这与人们赋予玉器更多深刻的人格意义有直接的关系。《礼记·玉藻》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成为士人君子成就人格、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法宝。 2、玉器中的“玉山”、“玉海” 在玉器中,除了礼玉、佩玉、葬玉之外,还有比较特别的另一部类,即用于陈设欣赏和生活使用这一品类中的尺寸较大的“玉山”、“玉海”。 我国目前所保存的最早的一件大型玉雕——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制作的,由大都皇家玉作完成其制作意图是为了反映元代国势的强盛。它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椭圆形,高70厘米,长182厘米,宽135厘米,周长493厘米,中越三千五百公斤,是整块玉石雕成,内膛深55厘米。玉海外壁周身浮雕波涛翻滚的大海和海龙、海马、海鹿、海犀、海螺等,工匠们用精致而劲挺的线条表现海浪、激流、旋窝和海兽的皮毛、鳞甲、翅膀,生动形象、气势磅礴。渎山大玉海的腹内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诗三首及序文,概括了这件巨型酒器的形状、花纹和来历。序文说:玉有白章,随其形刻鱼兽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