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编 秘书工作概说 第七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沿革 第八章 新时期的秘书工作 第九章 秘书工作的管理 第十章 港台及国外的秘书工作 第七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沿革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的秘书工作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的秘书工作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秘书工作 秘书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和工作门类,是人类摆脱了原始形态而逐步地走向文明的时候的必然产物,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主要服务对象的历史性变化对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古代秘书性人员、秘书性官吏是现代行政秘书的前身,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秘书性工作经验和办文辅政文化。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秘书性工作的沿革,有利于深入地认识秘书工作的起源、本质和规律,深刻地理解秘书充当领导者身边的综合性参谋和助手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秘书史漫长渐变的过程,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至于秦统一六国之前,是第一阶段。——萌芽阶段 (一)原始社会只有以神职为主而以记事辅政等为辅的巫祝类的秘书。 (二)夏商周三代则主要是以地区编年为主而以传达王命,撰拟诏制为辅的史官类秘书。 (三)春秋战国时期虽有士之奔走游说,出谋划策,也有了丞相、宰相等等的类似秘书的人物和相应的官署,秘书官员多以刻、记事、记言、主政等各种杂合的身份出现。 著名的有:毛遂、冯煖、苏秦等 二、秦汉至于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是为中国秘书史第二阶段——发展成熟的阶段。 秘书人员的选用,考核也日益规范,与秘书工作紧密相关的公文与公文制度,档案管理及使用,驿站邮传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逐步地建立起来。 三、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到1949年国民党的统治在大陆崩溃,是为中国秘书史的第三个阶段,这是秘书从古代走向现代化的承前启后的阶段。 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为中国秘书史的第四个阶段,秘书工作从制度到理论进行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的秘书工作 一、先秦时期的秘书工作 (一)秘书工作起源 1.起源于远古黄帝时代:部落首领近身辅助的需要, 部落首领身边辅助者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秘书性活动的萌生。 2.起源于夏代奴隶社会 秘书工作产生的两个条件:文字的产生;阶级与国家的出现。 (二)原始社会秘书活动 1.原始纳言活动: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 2.原始信访活动: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 3.原始会务活动:部落联盟、宗教活动、巫史的出现 4.记言记事的史官活动:沮诵、仓颉、隶首、孔甲 上古的统治者十分开明,对于人们的生活与民意的向背是十分关心的,并且自始至终在寻求与民沟通的解决方案。据古籍记载,尧舜等上古统治者为听取舆论,在“五达之道”或“通都大邑”设置“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 “进善之旌”即悬挂旌旗,作为进言的标志物。自黄帝的旗帜大行其道以后,旗帜的宣示作用得到了加强,“进善之旌”使旗帜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识别作用形成了固定的认知习惯。旗帜被赋予全新的宣示意义。 “诽谤之木”指树立木柱之类的标志,最初目的是让人民在树下进言或将意见写在木牍上。以后演化为指示方向的路标。后来则变成了宫门外汉白玉的华表,成为装饰作用的象征物了。据蒋良骥《东华录》记载,努尔哈赤也曾在门外竖起木质的标志物,让人书写谏言挂在上面,大概是“诽谤之木” 的遗风。 “敢谏之鼓”指进言之前,击鼓以警众,引起人们的注意。后世历代朝廷在宫阙外设置的“登闻鼓”想必就是“敢谏之鼓”的遗制。 (三)夏商秘书工作 1.秘书性人员:左史、右史、巫、遒人、秩宗 左史记事,右史记言 2.文书:契、典、誓、诰、命 如:《甘誓》、《汤誓》、 《典志》等。“誓”为我国奴隶制国家最早的政务文书。 3.文字:甲骨文 、金文、简牍 (四)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秘书工作 1.秘书机构:卿事寮、太史寮(巫史分离) ,“太史寮”为我国最早的秘书机构。 2.秘书官:太史、内史、御史、宗伯 3.管理制度:国家公文格式、归档保管、人员分工 4.文书:《尚书》《尚书》为我国最早的政治文字汇编 西周王朝的秘书活动在继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1)出现了“卿事寮”和“太史寮”的分工,前者掌管政务,后者掌管文书、档案、法典及天文历法等。 (2)巫史分离,史官地位升高,成为西周统治者的重要秘书性官员;巫掌管祭祀、占卜,隶属司礼机构,地位降低。这说明西周已从商朝的“重神事”转向“重人事”,这是一大历史性进步。 (3)秘书性人员队伍扩大。西周官署皆设史,其办文辅政的秘书性活动更为普遍。 (4)专设“天府”作为收藏保管文书档案的机构,并实行了副本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和田辅警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3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历届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试题及解答.docx
- 2025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招聘1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保险营销原理与实务(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pdf VIP
- 外教社大学跨文化英语视听说教程 第2册.docx VIP
- 2022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开学工作汇报材料PPT.pptx VIP
- (高清版)DB51∕T 2969-2022 工业园区(集中区)安全风险评估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