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2人民版必修1要点.ppt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2人民版必修1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 不同 地位 职权 对皇权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内阁首辅” ≠“宰相”? (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 (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 1、原因: 2、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内阁的性质: 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4、内阁的影响: A、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B、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 (2012江苏历史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涉及的是明朝的内阁。根据所学知识,明成祖时期,皇帝事务繁忙,因此设立内阁,但它并不是我国选官制度的演变,故排除A项。同时,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排除B项。另外,材料强调内阁“俱列六部之上”,说明内阁的地位在六部之上,但并不是其下属机构,两者之间不是隶属关系,它只对皇帝负责,故本题排除C项。综上所述,只有D项符合。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目的: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加强皇权; ③军机大臣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 ④特点: 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 ⑤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2)推行密折制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皇 帝 军机处 内阁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清朝中枢权力机构 军机处和密折制设立的影响 (1)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_______ 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 自主性 军 机 处 南 书 房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到限制 皇权得到扩大 皇权到达顶峰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2012天津文综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必威体育官网网址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军机处的内容来。题干中“亲臣重臣”体现了A选项的含义(必威体育官网网址),题干中“设在皇宫内”体现了B选项的含义(便于宣召),题干中“行走”二字体现了D选项的含义(临时差遣),唯独C选项中的“按才德”并没有在题干中有所体现,所以选C。 史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 史料二、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以天下诸国合为郡县,朝廷设上、次二相,出纳君命,总理百僚。当是时,设法制度,皆非先圣先贤之道,为此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干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朱元璋《明太祖集》卷10《敕问文学之士》 史料三、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