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各地级市高三历史好题分类解析汇编(含模拟题)专题0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2015届广东省各地级市高三历史好题分类解析汇编(含模拟题)专题0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广东省各地级市高三历史好题分类解析汇编(含必威体育精装版模拟题) 专题0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  )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词;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风俗画 【解析】宋代活字印刷术出现,文化普及,平民能接触到更多的书籍,故①正确;宋词在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成为平民与精英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故②正确;京剧是清朝时期北京的特产,故③错误;《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作品,反映了汴河一带的繁荣,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5·广东江门一模·39)39.(26分)世界各国文明在相互碰撞中既有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融合,但也有冲突,甚至战争。 材料一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三教合一潮流;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雕版印刷术) 【解析】(1)该问提示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政治制度可结合三省六部制完善以及科举制度形成;思想文化从材料一信息“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可以看出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 【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1分)、科举制(1分);(三省六部和科举制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 文化:三教合一(或三教并行)(1分)、唐诗的繁荣(答雕版印刷术也可给分)(1分);(“三教合一”和唐诗的繁荣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 3.(2015·广东湛江一模·38)38.(26分)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我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要推测其最早属什么时(  )A.玉面人的特征 B.玉面人的年代C.扁足青铜方鼎 D.鼎内壁的小篆 2.(2013·广东汕头高二期末·5)有学者(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二元性的特点:世俗化倾向和高雅文化倾向,此外还须注意题干的时间信息:宋代以后。风俗画和文人画时间上符合题干,从艺术特征来看,分别是世俗化与高雅文化倾向,A项正确;话本和小说艺术时间上是符合的,但都是世俗化倾向,B项排除;汉赋和唐诗都在宋代之前,C项排除;元曲和傩戏都世俗化倾向的表现,D项排除。.(201·广东高三联考·1)(  ) 文学成就 有学者(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二元性的特点:世俗化倾向和高雅文化倾向,此外还须注意题干的时间信息:宋代以后。风俗画和文人画时间上符合题干,从艺术特征来看,分别是世俗化与高雅文化倾向,A项正确;话本和小说艺术时间上是符合的,但都是世俗化倾向,B项排除;汉赋和唐诗都在宋代之前,C项排除;元曲和傩戏都世俗化倾向的表现,D项排除。(26分)18世纪——红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我是追梦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