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重要资料解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格特质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有关人格结构研究的早期工作主要是试图确定和标明一些持久而稳定的特点,以用来描述个体行为。 常见的特点包括害羞,进取,顺从,懒惰,雄心,忠诚以及畏缩等。当一个人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这些特点时,我们称其为人格特质。 这些特质越是稳定,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频率越高,那么在描述个体行为时就显得越重要。 目录 1 2分类 3现代的人格特质理论 1简介编辑 人格特质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人格特质是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 编辑 对於人格特质的研究,早在 1921 年心理学家荣格( Carl Jung )就采取科学方式把人分为直觉型( Intuitor )、思考型( Thinker )、情绪型( Feeler )、和感觉型( Sensor )等 4 种。此後 心理学家便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有些细分为 16 种或更多种类型,但最常用的还是以 4 种作为分类基础。 另外有 2 位行为管理学家东尼亚历山卓( Tony Alessandra )和麦可欧康诺( Michael J. OConor )则把人格特质分为以下 4 种: 1. 指挥者( Director ) 这类型的人果敢、坚定、充满自信,重视效率、喜欢竞争、勇於接受挑战和冒险,在工作上 会努力达成目标、注重最後的结果,是天生的领袖和行动者,但是比较霸道没有耐性,常常 直话直说,容易得罪人,而且无法容忍别人的能力不足。 2. 社交者( Socializer ) 这类型的人乐观、活跃、积极、热心,喜欢表现、爱说话、爱表达意见,具有创意、直觉力 强、人际关系很好,但是注意力无法持久,容易感到无聊,要不断寻找刺激,做事冲动,不 注意细节。 3. 协调者( Relater ) 这类型的人友善、随和、愉快,谦虚、有礼,乐于和别人合作,关心别人、宽容别人,但比 较谨慎小心、不敢冒险,喜欢照章行事、难有突破、不轻易改变。 4. 思考者( Thinker ) 这类型的人理性、细心、深思熟虑,注重逻辑、善于分析,做事有条理、有规律,重视细节 ,但比较保守、内向,有时过於吹毛求疵、要求完美,讨厌不讲理的人。 编辑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1897-1967)的人格特质论(trait theory),系以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人格结构看法。他认为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他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 1. 首要特质 所谓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 中心特质 所谓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 次要特质 所谓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这16种人格特质是: 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三、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人格”。这五种人格特质是: 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 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 四、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Eysenck,1947,1967)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three factor model)。这三个因素是: ①外倾性 (extraversion),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 异; ②神经质(neuroticism),它表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