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 期 年 月 日 星期 内容:等高线与地形图 的判读 教 学 内 容 等 高 线 与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 2、计算相对高度 3、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过程与方法 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 学 重 点 1、记住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教 学 难 点 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教 学 器 具 地 图 册 教 学 方 法 读 图 分 析 法 教 学 时 数 二 教 时 探 究 过 程 批 注 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地形图引入新课 一.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如图1.3-5甲的海拔高度为1500米,乙的海拔高度为500米。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图1.3-5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2)等高线与等深线: ①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出高度,单位是米。 ②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如图1.3-7)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符号表示。 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向两侧流的是山脊(如图1.3-13A),向中部汇集的是山谷(如图1.3-13B)。 (4)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5)地形剖面图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如图1.3-14所示)。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 二、利用地图认识地势 (1)地形概念 (2)地形的类型及判断 名称 海拔 特点 举例 平原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3)地势概念 (4)地形图上判断地势 三、教师归纳学生巩固 板书设计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 (2)等高线与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分层设色地形图 (5)地形剖面图 利用地图认识地势 (1)地形概念 (2)地形的类型及判断 (3)地势概念 (4)地形图上判断地势 命题方向 从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图上提取所需信息,判断地势特征、坡度陡缓、地形类型,量距离辩方向。 【例】 (2003·淄博)读图1.3-16分析,上下两图中对应各位置正确的一组是 A、1、2、3 B、4、5、6 C、1、5、6 D、2、3、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绘制,稀疏与坡度关系。 从实物图可看出2、3点海拔相同,应在同一条高线上,可排除A、D选项。1点位置、方向有明显错误,可排除C项。本题通过实际联系考查教材知识点,是今后命题的方向。 答案:B 典型例题剖析 【例】 读图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 A B C D E F 剖析:此题考查内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由等高线数值变化可推断A为山顶,B为鞍部。C处等高线向山顶弯曲,故为山谷;而D处等高线的弯曲方向C相反,故为山脊。E处等高线稀疏,为缓坡;F处等高线密集,故为陡坡。 答案:山顶 鞍部 山谷 山脊 缓坡 陡坡 金钥匙:①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②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