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KN标准动态压力源液压系统设计要点.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00KN标准动态压力源 液压系统的设计 姓 名: 卢 彪 专业班级: 机电控制工程1班 指导教师: 刘思远 副教授 指导教师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目录 一、课题背景 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传统的静态计量测试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技术发展的要求了。高楼和海上油田钻井架能否承受大风冲击的摆力,飞机航行中机翼摆动强度如何等等,都必须进行动态力的测试。 二、1200KN标准动态压力源液压系统的设计 三、标准动态压力源基本原理 四、力传感器绝对法校准原理 五、提升缸工作过程 六、柱塞缸密封原理 由于本系统为标准测力系统, 为提高计量精度, 应尽量减小系统误差的影响。为此, 本系统液压油缸采用间隙密封, 即不增设常用密封件。 七、液压系统图 八、研究工作进度   九、参考文献   十、心得   The end,thank you! * * 课题背景 标准动态压力源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简图 工作进度 在冲杆上施加冲击力(重锤下落产生) f (t ), 使卸荷部件卸荷并同时使施加于力传感器上的力撤消, 力传感器上因此而感受到负阶跃力的作用。 适当地选择工作油缸及测力油缸的面积比可得到较大的力传动比, 从而使产生1 2 0 0kN 的动态力成为可能。 日期 内容 第一周 了解毕业设计题目,听取学院组织的关于毕业设计的讲座 第二周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压力源的原理及作用 第三周 收集、整理资料并阅读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第四周 进行初步计算选型,画系统原理图,制作 第五、六周 进行详细计算及选型,完成系统图 第七、八周 进行液压缸的设计并制图 第九、十周 进行阀块的设计并制图,准备中期答辩 第十一、十二周 进行油箱的设计并制图 第十三、十四周 进行泵站三维设计并生成二维图纸 第十五、十六周 完成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翻译文献 第十七、十八周 撰写论文,准备最后答辩 [1] 何闻.大力值宽频带标准负阶跃力的产生机理和计量技术的研究 [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32-33 [2] 何闻,叶贵如,杨世超等.冲击信号测量系统中下限频率的正确选取[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4,14(3):22-28. [3] 何闻,魏燕定,蔡笑今.从系统阶跃响应到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方法误差[J].计量与测试技术, 1995,(2):20-22. [4] 魏燕定,何闻.标准动态力源中砝码的分档及控制[J].计量技术,2000,(1):33-34. [5] D.G.Hammmod,C.Willkerson.Jr.An evaluation of single and multiple sting support methods to obtain unmodified interference-free wind tunnel data.AIAA paper,71-267. [6] Phillips.J.Tunnell.An investigation of sting support interference on base pressure and forebody chord force at Mach nummbers from 0.60 to 1.30.NACA RM A ,36-67 [7] 王占林.液压伺服控制.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7,132-140 [8] 何闻,贾叔仕,魏燕定1200kN标准动态力源装置液压系统的设计.机床与液压,1997(3):78-79 [9] 何闻.标准动态力发生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机电工程,1999(2):78-80 [10] 张于北.从实验看力传感器动态标定的必要性.测试技术学报,1994.8(2).:45-56 [l1] 振动与冲击手册6编辑委员会.振动与冲击手册,第1卷.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 [12] 徐科军.冲击响应法动态标定中激励信号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 报,1995,第18卷第3期:102-107. [13] H.Bruns,R.Kumme,M.Kobusch,M.Peers#FromoscillationtoimPact:the design of a new force calibration device Measurement Seienceand Teehnology,2002(32):85-92 [14] 沈建伟.发动机推力矢量测试系统动态标定装置的研制.辽宁.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5-37 [15] 谢少峰,代大山.动态不确定度及其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中国计量,2005.3:7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