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教程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彩收藏】 最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 ——对话2014年高考固始县理科状元宋国畅 吴晓军: 固始县教育体育局??2014年7月22日 宋国畅,出生于1996年10月24日,固始县城郊乡藕塘村人,现居住于固始县番城区六里庙社区。2014年高考,他以687分(其中语文123分,数学144分,外语141分,理综279分)全省第51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能源与动力专业录取。宋国畅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学霸又是怎样炼成的?近日,笔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 晓军:宋国畅你好,首先祝贺你被清华大学录取。你是从固始城郊一中(现更名为固始番城中学,笔者注)考入固高的,在固始人的心目中,城郊一中并不是全县最好的学校,你当初为何没有选择更好的中学就读?在人们拼命择校的今天,你是否觉得选择一所好的中小学就能让人生赢在起跑线上? ??? 国畅:我父亲原来是城郊乡阳关中学的教师,2002年考入固始县检察院,成为一名公务员。我从固始实验小学毕业后就直接到城郊一中就读,当时是父亲做出的决定,可能是城郊乡人,对城郊一中更有感情吧!后来,我知道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的祈长福、2007年考入清华大学的何丹阳都是从城郊一中考入固高的,于是对自己的母校和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信心,“祈长福、何丹阳”两个名字成为我心中的灯塔和路标。择校不如择师,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城郊一中和固高一样,培养了我,也历练了我。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贯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我们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他们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输掉人生。赢在起跑线不如赢在转折点,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才是大智慧。 ??? 晓军:作为全县的理科状元,你是高考的成功者,但是,人生高考忧患始,一将功成万骨枯。每到这个时候,舆论多少显得有些残忍,在媒体的报道和大众的言谈中,高考似乎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是属于“人生赢家”的游戏。你觉得,高考依旧是成王败寇的古老神话吗? ??? 国畅:一方面,对于高考状元及其“传奇人生”的过度渲染充斥着媒体报道。如去年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弃学香港大学复读,今年再度以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被媒体赞誉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关于分数和传奇的“成功者狂欢”充斥着各种版面和网页,虽然是新闻报道和媒体舆论的常态,却也多少令人唏嘘,这种炒作其实伤害了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以往关于高考制度和高等教育的种种批判和反思也似乎在狂欢的氛围中消弭无形。如面对辽宁高考状元为换个学校只能复读重考的事件,只有很少的人去思考这种对于资源和时间的巨大浪费是否与分数有效期问题和转学制度的缺失有关;此外,不少高考成功者往往不是“书呆子”,而是有着非常乐观的个性和非常健全的人格,这一点也并未引发专家学者们对于现行制度下青少年的成长问题的关注和反思;更没有人关注在这场竞争中“失利”的个体,去剖析是否有环境或制度性的因素制约着水平的正常发挥。围绕着高考而形成的舆论和话语是高度狂欢性的,理性的阐释和反思不是没有,却十分微弱。这样的舆论和话语,即使在无关痛痒之处提醒人们应当关注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却于总体上不断强化着“分数决定论”,并以种种方式提醒人们“不能输”“输不起”。这是一种十分焦灼,甚至有一点反动的价值倾向。有学校为高考状元立雕像,一方面反映了高考制度对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心无力,另一方面显示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教育观存在严重扭曲。又不得不承认,高考只能实现相对的公平,是贫寒子弟“跳出农门”的最佳路径。尽管高考制度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不断进行着革新,但民众对于高考的理解依然没有和以往的“科举式”高考时代有什么明显的差别。都知道教育要改革,高考要改革,但怎么改革,人们都很茫然。教育是一个“不确定”系统,我们常说,教育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