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拉姆赛和琼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思想史南开大学,蒋雅文).ppt
* * 第十章 拉姆赛和琼斯对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乔治·拉姆赛(George Ramsay1800——1871)是19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后期代表之一。他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1836年发表的《论财富的分配》。 理查·琼斯(Richard Jones ,1790——1855)是19世纪30-5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后期代表之一。他曾任伦敦皇家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海利贝里东印度学院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著有《论财富的分配和税收的源泉》(1831)、《政治经济学诸论·附工资讲座大纲》(1833)、《国民政治经济学教程》(1852)等。 第十一章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第一节????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一、关于生产规律同分配规律具有不同性质的理论 二、关于三类商品三种价值决定的法则 约·穆勒认为获取商品有三种困难,因而把商品分为三类,这三类商品的价值决定规律是不同的。 第一类是数量绝对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 。 第二类商品是供给数量能够无限增加,并且不需增加其生产成本的商品 。 第三类商品是供给数量能够无限增加,但需增加生产成本的商品,如农产品。 三、资本、利润理论 1、约翰·穆勒同其他李嘉图学派的经济学家一样,认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是生产要素之一,它包括生产工具、原料、劳动费用等,即资本家投入生产的一切费用。 2、他把利润分为三部分:利息、保险费和企业管理技能的酬金。 3、在利润论中,约·穆勒的另一重要观点就是坚持利润同工资成反比,工资与利润对立的观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利润的矛盾。 四、对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发展 穆勒的“国际需求方程式”对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是个重要补充和发展,它确定了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比例变动的范围;指出了比较利益的分配取决于贸易国对交换的产品相互需求强度的对比,这些对进一步研究国际贸易理论有重要启发意义。 第二节 约翰·穆勒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一、约·穆勒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二、约·穆勒对共产主义制度的评论 三、约·穆勒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 基于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上述认识,他提出了以下社会改良主张: 1.公平立法。 2.普及教育,限制社会人口。 3.发展劳资合作,实行劳动者和资本家的联合,使工人成为企业一定股份的所有者。 4.工人自行组织合作社,实行劳动者自己之间的联合,使动劳者全体都成为利润的分享者。 第十二章 德国新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第一节 德国新历史学派 一、新历史学派形成的历史条件 新历史学派的领袖是古斯塔夫·施莫勒(Gustav Von Schmoller,1838——1917)。他曾创办《德国立法、行政和经济学年鉴》,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史专题研究的著作和文章。主要著作是1900和1904年发表的《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分为两大册,四卷)。该书在德国经济学界影响很大,他也因此获得崇高声望。 除施莫勒外,新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还有路德维希·布伦坦诺(Ludwig J Brentano,1844—1931)、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 ,1835—1917)、阿尔伯特·艾伯哈德·谢夫莱(Albert Eberhard Schaffle,1831——1903)。 二、新历史学派的特点 1.新历史学派比旧历史学派更加极端地把历史归纳方法同抽象演绎方法对立起来,认为研究经济问题必须运用历史方法,而用抽象演绎方法不可能取得什么成果。 2.大量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方法是新历史学派经济研究的又一重要特点。他们运用“历史统计方法”代替了旧历史学派的“历史生理方法”。 3.新历史学派不仅否认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甚至否认每个国家或民族各自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特殊的规律性。 三、新历史学派的基本经济观点 1.认为心理因素和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认为法律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制约作用。 3.特别重视国家的职能,认为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四、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政策 第二节 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一、美国制度学派的产生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Thorsfein Bunde Veblen ,1857—1929)。主要著作有:《有闲阶级论》(1899)、《企业论》(1904)、《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21)、《不在所有权与近代企业》(1923)等。 约韩·洛克斯·康蒙斯(John Rogers Commons ,1862——1945)、威斯利·克勒尔·米契尔(Weslcy Clair Mitchell,187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