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坡小楷《养生论》
苏轼小楷 《养生论》
养生论,为苏东坡现存最重要的小楷书法作品,且为宏篇巨制,约 1300 多字。书中体现了苏东坡端庄杂
流丽,刚健含婀娜的书法风格特征。书法自古分两派。一派是王羲之,一派是颜真卿,王字劲逸,颜字雄浑。
苏东坡介于其中而兼通其意,另创一格。
一、苏轼小楷 【养生论】书法欣赏
《养生论》为苏东坡现存最重要的小楷书法作品,且为宏篇巨制,约1300 多字。书中体现了苏东坡“端庄
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的书体风格特征。书法自古分两派。一派是王羲之,一派是颜真卿,王字劲逸,颜字雄
浑。苏东坡介于其中而兼通其意,另创一格。苏轼小楷 《养生论》拓本,出自万历31 年董其昌编辑 《戏满堂
法帖》。绍圣二年四月八日书,苏轼时年60 岁。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 -
苏轼小楷 《养生论》
苏轼书法作品 【养生论】1
台湾商务印书馆曹树铭校编的 《苏东坡词》,录此帖末两页,注为清三希堂旧藏。既是故宫旧藏品,今当在台
北故宫博物院。更可贵的此帖还是墨迹本,堪为国宝。台湾曹树铭校编 《苏东坡词》等书,均提到苏东坡绍圣
二年 (1095)4 月8 日书嵇康《养生论》赠邓守安,并跋:东坡居士以桑榆之末景,忧患之余生,而后学道,
虽为达者所笑,然犹贤乎已也。以嵇叔夜 《养生论》颇中予病,故乎写数本,其一以赠罗浮邓道师。绍圣二年
四月八日书。
明万历三十一年 (1603)董其昌所辑 《戏满堂法帖》影印本,中有 《养生论》全拓本。
苏轼书法作品 【养生论】2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 -
苏轼小楷 《养生论》
苏轼书法作品 【养生论】3
二、苏轼的养生观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它不仅学识渊博、爱好广泛,而且对我国传统养生术也
颇有研究。他一生饱受仕途坎坷依然尽享 66 岁。虽不算高寿,但在当时的社会中已属难得了,这与他生性乐
观重视养生是分不开的。
安分、宽胃、省费——苏轼的养生观,苏轼养生论著有 《问养生》、《续养生观》、《上张安道养生诀论》等。
他认定人间没有长生不死的活神仙,更无长生不老的丹药。只有慎于起居饮食,节制色欲,能劳能逸的人方能
尽享天年。他对自己的饮食生活有严格的要求,曾给自己立下约法三章:“ 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如有
客来肉菜才增至3个。他在贬滴黄州期间,规定自己每日费用不超过150钱。月初取4500钱分为30串,
挂在屋梁上,每日取一串使用,只能少花不能多用,如剩余便存于一个竹筒内,作待客之需。他在给友人的信
中说:“ 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借福延年之道。”他曾将自己的养生之道归纳为三条:一曰“安
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他主张:“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已饥而食,吃起来味香
爽口,虽吃的是粗茶淡饭,而胜于美味佳肴;未饱先止,是指不要吃得过饱。祖国医学认为“清淡以养胃,少
食以宽肠。”他还主张:“散少逍遥,务令腹空。”这是要求饭后散步,以助消化。他坚持饭后用浓茶漱口,可
坚齿、防龋。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3 -
苏轼小楷 《养生论》
苏轼小楷书法作品 【养生论】4
苏轼认为养生有三戒:一戒急躁 ,急躁则心烦、 心烦则意乱、意乱则神散。二戒阴险,修身要以德为先、
养性要以善为本。三戒贪欲,人之贪欲无休无止,若不节制百病丛生。苏轼自中年后遭遇了人生中的最大挫折,
被贬官而致流放,坎坷一生。但他始终热爱生活,善于在困难挫折之际乐观自处,对人生抱着积极的态度。他
有养生法宝“安”“和”二字。安即心静,以减少外界的诱惑;和即顺心,以顺和来适应外界事物的变化,不管风
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东坡先生正是以此精神对待人生的一切不如意事情。所以他身体健康、晚年快乐。
苏轼非常重视身体锻炼和心理卫生,强调要动静相结合,动 即能逸也能劳;静 即心平气和。苏东坡对动作
了分析,为什么达官贵人很容易生病,而平民百姓很健康呢?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