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心两忘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手心两忘,技道合一
——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兼与邹元江先生商榷
刘建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邹元江《必极工而后能写意——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反思之一一文忽略了徐复观写作《中国艺
术精神》有其特定的发言对象,割裂了形似与气韵之间的关系,过于强调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他对
极工与写意之间的关系有技术至上主义的趋向。本文指出:徐复观的发言对象是台湾的现代艺术家。敌技术
问题无须多着墨,“极工”与“写意”之间并非因果或条件关系。从艺术家的人格精神的视角去把握艺术精神,
这体现了徐复现对中国艺术精神独到的理解。
关键词:气韵极工写意由技进道
邹元江《必极工而后能写意——对“中国艺术 承接1961年台湾“现代艺术论战”而来,其发言对
精神”的反思之一》①一文是对徐复观“中国艺术 象是台湾的现代艺术家,所以他无须在技术问题
精神”问题进行深度反思的很有见地的一篇文章, 上多着墨。海德格尔曾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宣
他提出了“极工”这个对艺术家非常重要而且无法 称他在此书中的艺术观念只对应于“伟大的艺术
绕过的问题,同时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中国传统 ——这里只考虑伟大的艺术”,而不适用于日常所
画论中一个重大缺失,那就是对精神境界的过分 谓的宽泛的艺术概念;那么,徐复观同样在《中国
关注,而忽略了笔墨技巧的训练和运用,这个批评 艺术精神·三版自叙》里明确指出,他在《中国艺术
是很中肯的,中国画在历史上的流弊和衰落无不 精神》中的发言对象为台湾的现代艺术家,而不是
与技巧方面疏于创新和变化有关。然而,结合徐 一般的“读者”,“当我着手写这部书的时候,正是
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来看,邹元江所批判的这 许多人标榜以抽象主义为中心的‘现代艺术’的时
个问题似乎和徐复观发言的对象之间,存在着一 候……画家的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未留下一
种可以存而不论、不言而喻的关系,邹文脱离了徐 片虚灵之地,以‘罗万象于胸中’,而欲在作品中开
复观生活的时代背景,忽略了徐复观写作《中国艺 辟境界,抒写性灵,恐怕是很困难的事。这部小
术精神》有其特定的发言对象,因而造成了对徐复 著,假定能帮助读者,带进古人所创发的‘心源’,
观“中国艺术精神”的误读;同时,邹文对“极工”与 而与其相互映发,使自己的作品,出自此根源之
“写意”之间的关系有技术至上主义的趋向,由此, 地,则天机舒卷,意境自深。”②这里,徐复观有意
他得出了“必极工而后能写意”这样一个有失偏颇 无意的设置了这样一个前提:即他的《中国艺术精
的结论。本文从徐复观的艺术思想及其产生的时 神》不是对一般人泛泛的谈艺术,而是对台湾的现
代背景入手,并结合“极工”与“写意”之间的关系 代艺术家在谈艺术,因为一般的“读者”是不可能
及相关艺术作品试辨析之。 有“自己的作品”的——技术,在这里似乎是一个
不言而喻的东西。台湾现代艺术家们无论是谢里
一、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发言对 法、庄韶还是如今名气很大的刘国松,在技术上
象 都是无可挑剔的,所以徐复观对他们谈技术不仅
不必要,而且显得可笑,有班门弄斧之嫌,我们必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的艺术思想,是 须注意到徐复观写《中国艺术精神》的这个特定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