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及完善对策分析研究.pdf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及完善对策分析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基本上已经具备 了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能力以及条件。在此,能否正确处理“三农”问题, 对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正面临着深刻 变化,“三农”问题有更多新的表现形式与挑战,具体为:农业的资源环境与市场的 约束力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竞争情况加剧,优势农产品 的出口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收益普遍不高,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 不断加大;农业生产要素的外流严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继 续自觉地加强农业基础性地位,不断加大加强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目前世界很多国家 都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了相应的以粮食补贴为主的农业补贴政策,建立起了高效成熟 的补贴体系,对本国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我国粮食补贴起步晚,面临 着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我国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先后经历了负保护 阶段、取予平衡阶段和全面转型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2003 年初召 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将“多予少取放活”明确为要坚持的方针。2004 年,是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时点,以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国家的粮 食直补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购销市场,标志着“新农业政策”的 出台。2004 年之后中央财政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范围不断增加,农业补贴面积大 幅扩大。2008 年,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及农资综合直补在 内的四项补贴高达 1028 亿元,金额比上年翻一番。到 2013 年初,农业部出台的年度 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指出,将继续加大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 同时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 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体现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 新变化。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对粮食补 贴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粮食补贴必要性。分析了我国粮食的状 况,包括粮食的生产、消费以及供求状况,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发展阶段作了 归纳,再剖析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从土地、物质资本、劳动力等方面深 入探讨补贴政策对农户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再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取得的效果进行 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对应存在问题的粮食补贴政策完善措施。 关键词:粮食补贴,作用路径,完善对策 I Abstract Effectively solve the ‘three rural’ problems wi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table of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in which industry promotes agriculture, urban township, basically have the ability to support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e current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the ‘three rural’ problems facing with new challenges, such as the restraint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and market environment, more difficult to ensure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agricultur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jA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