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光温室柑橘诱成花及落果机理研究.pdf
摘 要
本研究以枳(Poncirus trifoliate Raf. )砧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Shatangju”)
和枳砧南丰蜜橘(Citrus reticulata “Nanfeng” )为试材,探索了日光温室柑橘生长发
育特性、低温诱导柑橘成花效应及生理响应、柑橘幼果脱落的生理机理,为日光温室
柑橘栽培生产及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日光温室条件下,柑橘春梢叶片叶绿素含量最低,硝态氮和氨基态氮含量均
显著低于夏梢和秋梢。有叶果坐果率显著高于无叶果。
2. 低温诱导柑橘茎段成花处理中,10/5℃ (昼12h/夜 12h)处理下柑橘离体茎段
成花率最高,4 ℃ (恒温24h )处理茎段没有形成花芽。15/10℃ (昼12h/夜 12h)处
理下,诱导成花的同时也促进了茎段萌芽,随着萌芽率的升高,成花率下降。日光温
室条件下,整个冬季砂糖橘和南丰秋梢成花率呈升高趋势,表现为 2 月平均成花率>
1 月>12 月。有叶花/无叶花比值与<5℃低温累积小时数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5℃~
20 ℃低温累积小时数达到 1309h 时砂糖橘对应的成花率趋于稳定为 40.51%,5℃~
20 ℃低温累积小时数达到 1456h 时南丰对应的成花率趋于稳定为 39.22% 。低温对柑
橘成花的诱导效应存在品种间差异。
3. 4 ℃处理柑橘茎段 C/N 值逐渐降低,主要是由全碳含量降低引起的。日光温室
条件下和不同低温诱导成花过程中,柑橘枝条 C/N 值变化和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对成
花表现出积极响应。低温诱导下,柑橘枝条 ZRs 含量与成花相关,高水平含量的 ZRs
有利于柑橘成花。柑橘枝条的 ZRs/GA 、ABA/GA、(ABA+ZRs )/ (IAA+GA )与成
花率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4. 谢花后 60d 内是日光温室柑橘生理落果期,其中以谢花后 20d~40d 落果最为
严重,50d 后落果量显著减少,60d 后趋于结束。谢花后 20d~40d 的生理落果期间,
柑橘幼果的蔗糖代谢以转化分解为主,且以AI 作用为主,果实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降低,且相邻叶片的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降低,导致蔗糖含量减少;在氮代谢方面,
果实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偏低限制了硝态氮的还原同化,导致果实氨基态氮含量偏低,
同时相邻叶片内 GS 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氮代谢活动受到限制;激素代谢方面,
落果期间多胺分解代谢增强,ABA 含量出现积累。说明果实和叶片内的糖代谢(尤
其是蔗糖和淀粉)、氮代谢以及果实的多胺代谢和 ABA 含量的变化,对幼果脱落产生
了重要影响。
谢花后 20d~40d 落果期间,无叶果落果率显著高于有叶果。其原因是无叶果相邻
叶片蔗糖合成受到影响,往果实运输的蔗糖减少,淀粉含量显著低于有叶果。而有叶
果相邻叶片蔗糖合成能力逐渐增强,光合同化产物(蔗糖)由源(叶片)到库(幼果)
运输量增多,进一步转化为淀粉贮藏起来,促进了坐果。同时无叶果幼果内硝酸还原
酶活性低于有叶果,多胺分解代谢更强,ABA 含量积累量更大,加剧了幼果的脱落。
5. 施用有机肥和硫磺粉均能明显降低土壤 pH 值,混合施肥中随施硫量的增加,
土壤有效硫含量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施用
有机肥、硫磺粉后南丰蜜橘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当
施硫量不超过 100mg/kg 时,柑橘的枝粗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可有效缓解叶片失
绿黄化问题,同时可促进柑橘幼果淀粉的积累,有利于坐果。
关键词: 日光温室;柑橘;生物学特性;成花诱导;幼果脱落;生理响应
Study on Mechanism of Flower Induction and Fruitlet Abscission of Citrus
under Solar Greenhouse
Abstract
Open-field cultivation has been the main mode of citrus cultivation in China, 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