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doc

第五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1.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C.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牲畜的环境容纳量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浙江某地乌鸫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1年乌鸫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鸫种群数量相同 C.第9年的乌鸫种群数量最大 D.乌鸫种群数量受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调节 λ大于1,说明第1年乌鸫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鸫种群λ数量相同λ小于1,乌鸫种群数量最大领域行为属物种的一种先天性行为,应属内源性因素.2013北京市区期末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A.种群密度最大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增长速率大于零 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个体数量最多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于零种群密度最大4.(2013北京市区期末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C.该种群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该种群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其数量可能会超出环境容纳量,但最终会回归到正常数量;其数量的波动与其天敌的数量波动曲线(如峰、谷值)不同步,一般都是捕食者的数量随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的;领域行为属物种的一种先天性行为,应属内源性因素;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如地域空间等的限制,不能一直呈J型增长。2013南昌调研替属于次生演替 B.在a~b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 C.在b时利用同种杀虫剂对作物进行多次喷射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6.C【解析】在b时利用同种杀虫剂对作物进行多次喷射,杀虫剂对东亚飞蝗抗性起了选择作用,不能防止c点出现。 7.对某地区引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 那么,下列与2004年至2006年该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 与2004年至2006年该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 A.利用样方法可获得表中数据 B.该地群落发的是次生演替 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改变 D.群落中每一个种群的丰富度均提高 8.C【解析】对于植物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从表格看出,该地群落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群落中每一个种群的丰富度均提高;但是不能看出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改变。 9. (2013石家庄第一次质检) 9.A【解析】初生演替用时间长,次生演替时间稍短;初生演替形成群落内也有竞争现象;火山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森林一般由次生演替形成。 10.(2013北京市区期末 ) A.群落的演替是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 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C.次生演替达到顶级群落后将永远保持原状 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0.C【解析】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 11.(2013北京市区期末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树/平米)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A.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 B.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 C.表中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D.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 11.C【解析】从表格中数据不能说明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对于植物种类、产量等不可能用样方法进行调查,不能说明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但是能看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