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ppt

“这个主题就是财富。政治经济学家们声称是讲授或研究 财富的性质及其生产和分配规律的,……。 ” “因此,可将财富定义为一切具有交换价值的有用的或合 意的物品;换言之,所谓财富就是一切有用的或合意的物 品,只是要刨除那些不付出劳动或作出牺牲便可随意得到 的物品。” “财富生产的法则和条件具有自然真理的性质,它们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与生产规律不同,分配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为的制度, 因为某一社会中财富分配的方式取决于通行于该社会的法 令或习惯。” “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以及由这些规律推断出来的某些实 际结论是本书的主题。” 经典著作 博士学位论文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ocial Philosophy 约翰.穆勒 John Stuart Mill 约翰.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 背景 生平 著作内容 精彩语录 生平 约翰·穆勒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 180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819年,开始研究经济学 1820年,法国留学 1823年,任职于东印度公司 1835年,创立《伦敦周刊》 1845年,开始撰写《政治经济学原理》 1848年,《政治经济学原理》出版 1856年,辞去东印度公司职务,移居法国 1865~1868年,任英国下议院议员 1873年,去世,享年67岁 重要贡献 约翰·穆勒在经济学上的重要贡献是把斯密以后的经济思想吸收进经济学中,并在理论上协调这种思想,将自由放任主义的的经济理论加以补充完善,构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不属于庸俗经济学派,也不是一种折衷主义家。他将以前的经济学家的理论互相矛盾的地方加以统一,特别是对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继承很多,在人口理论方面批判继承了马尔萨斯的理论,在资本理论上采纳了西尼尔的许多观点。他在经济学上的影响时间长,直到19世纪末才逐渐开始减退,但直到今天,许多经济学家依然对他的理论推崇备至。 背景 历史背景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已发展成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学术背景 在1820~1830年间,英国曾展开了一场拥护和反对李嘉图学说的理论斗争。此后古典经济学沿着萨伊和李嘉图开辟的两个方向发展:一派宣扬各阶级利益一致的和谐论,或以对交换领域现象的描述来代替古典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其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巴师夏和英国的西尼尔;另一派则承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采取折衷主义手法来加以调和,表现在经济理论上的混合主义,即把各种见解综合起来,其代表性人物为约翰·穆勒。 第一编 生产 第五编 论政府的影响 第三编? 交换 第二编 分配 第四编 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绪论 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 第一篇 第五篇 第三篇 第二篇 第四篇 第一章 论生产要素 第二章  论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 第三章  论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资本 第五章  关于资本的基本命题 第六章  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 第七章  论决定生产要素生产力程度的 原因 第八章  论合作或劳动的联合 第九章  论大规模生产和小规模生产 第十章  论劳动增加规律 第十一章 论资本增加规律 第十一章 论土地与生产增加规律的关系 第十一章 前述规律的后果 体系结构 第一篇 第五篇 第三篇 第二篇 第四篇 第一章  论所有制 第二章  续论所有制 第三章  论获得产品分配的各阶级 第四章  论竞争和习惯 第五章  论奴隶制 第六章 论自耕农 第七章 续论自耕农 第八章 论分益佃农 第九章 论投标佃农 第十章 废除投标佃农制度的方法 第十一章 论工资 第十二章 论补偿低工资的一般方法 第十三章 再论补偿低工资的方法 第十四章 论工资因职业而异 第十五章 论利润 第十六章 论地租 体系结构 第一篇 第五篇 第三篇 第二篇 第四篇 第一章  论价值 第二章  论需求和供给,以及它们与价值的关系 第三章  论生产费用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  对生产费用的最后分析 第五章 论地租与价值的关系 第六章 价值理论概要 第七章 论货币 第八章 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需求和供给 第九章 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费用 第十章 论复本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