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火系统5.ppt
第四章 汽车点火系统 点火系基本知识 传统点火系 电子点火系 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 第四章 汽车点火系统 1.点火系作用 第四章 汽车点火系统 2. 点火系分类 3. 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保证可靠而准确地点火,为此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压电 火花应具有足够高的能量 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击穿电压:火花塞电极击穿而产生火花时所需要的电压。点火系产生的次级电压必须高于击穿电压,才能使火花塞跳火。击穿电压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 火花塞电极间隙和形状 气缸内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电极的温度和极性 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传统点火装置产生的电压:15~20KV 电子点火系统产生的电压:20~30KV (2)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接近其自燃温度,仅需要1~5mJ的火花能量。 但在混合气过浓或是过稀时,发动机起动、怠速或节气门急剧打开时,则需要较高的火花能量。 经济性和排气净化要求提高火花能量。 电子点火系一般应具有80~100mJ的火花能量,起动时应产生高于100mJ的能量。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1)按发动机气缸的工作顺序点火 2)选择最佳的点火提前角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 汽车上的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机械触点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自动调节机构,储能方式为电感储能。 传统点火系结构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应用较早、较普遍的点火系。 但该点火系工作可靠性差,点火状况受转速、触点技术状况影响较大,需要经常维修、调整。被新的电子点火系所取代。 (一)点火线圈 (一)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 闭磁路点火线圈 闭磁路点火线圈的铁心是“曰”字形或“口”字形,磁路中只设有一个微小的气隙。闭磁路点火线圈漏磁少,磁阻小,变换效率高,可使点火线圈小型化。 附加电阻 附加电阻--改善点火、起动性能 当发动机低速工作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长,电流大,附加电阻受热阻值增大,避免了初级电流过大,防止点火线圈过热; 当发动机高速工作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短,电流小,附加电阻温度较低,可使初级电流下降的少些,保证了发动机在高速工作时点火系统能供给较强的高压电而不止断火。 当发动机起动时,由于蓄电池的端电压会急剧下降,致使初级电流减小,点火线圈不能供给足够的高电压和点火能量。为此,在起动时将附加电阻短路,以增大初 级电流,提高次级电压和火花能量,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一、点火系统主要零件的结构 (二)分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断电器 配电器 离心调节器 真空调节器 电容器 断电器 配电器 配电器由分电器 盖、分火头组成, 其作用是将高压 电按点火顺序分 配至火花塞。 配电器 电容器 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 当触点断开时,有两个作用 (1) 保护触点,自感电流向电容器充电,防止触点烧损。 (2) 加速断电,提高次极电压。 (三)火 花 塞 火花塞的作用是将高压电引进发动机燃烧室,在电极间形成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火花塞拧装于气缸盖的火花塞孔内,下端电极伸入燃烧室。上端连接分缸高压线。火花塞是点火系中工作条件最恶劣、要求高和易损坏部件。 火花塞要求 火花塞要求 1.足够的机械强度。 2.足够的绝缘强度,能承受30kv高压。 3.适应急冷急热的高频率交替变化。 以一台普通四冲程汽油机的火花塞为例,在进气冲程时温度只有60℃,压力90KPa;而在点火燃烧时,温度会瞬间上升至3000℃,压力达到4000KPa。 4.耐腐蚀。 5.有合适的电极间隙。火花塞安装位置要合适,以保证有合理的着火点。 6.火花塞气密性好,以保证燃烧室不漏气。 火花塞 电极一般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镍锰合金钢或铬锰氮、钨、镍锰硅等合金制成,也有采用镍包铜材料制成,以提高散热性能。 火花塞电极间隙多为0.6~0.8mm,电子点火其间隙可增大至1.0~1.2mm。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统 一、点火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二、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三、工作特性、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 四、传统点火系统性能上的缺陷 二、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第一阶段:断电器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按指数规律增长。 电流流向:蓄电池+ 电流表 点火开关 点火线圈+ 附加电阻 初级线圈 点火线圈“-” 断电器触点K 搭铁 蓄电池负极 第二阶段:断电器触点打开,次级绕组产生高电压 次级电容C2:次级电路中,高压导线和发动机机体之间、次级绕组线匝之间、火花塞中心电极与旁电极之间均有一定的电容量,称为次级电容C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专业建设库 人才需求调研 中科南扬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记录.doc VIP
- 武汉大学工程水文学历年考研试题.pdf VIP
- 汽车行业研究及策略.pdf
- 商务谈判(毕思勇第四版)PPT课件-第二章-商务谈判的准备工作.pptx VIP
- JCI(第七版)医院评审标准流程指南(1).docx VIP
- 美的MDV8多联机中央空调说明书.pdf
- 工业厂房建设管理制度.docx VIP
- Apache APISIX v2.8 官方文档详解.pdf VIP
- FZ_T 60039-2013膜结构用涂层织物 剥离强力试验方法.pdf
- 2020年知名购物中心、商场开业工作计划倒排表 (财务最全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