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作者 仇雅莉 第5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构造与检修.ppt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作者 仇雅莉 第5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构造与检修.ppt

  1. 1、本文档共1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熟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方法。 4、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三个子系统的检修方法。 5.1 概述 汽油喷射技术的发展历史起源于20世纪初期,由德国Wright兄弟首先在飞机发动机上采用了向进气管连续喷射汽油的混合气配制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汽油喷射技术才逐渐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上。 60年代以前,车用汽油喷射装置大多采用机械式柱塞喷射泵,其控制功能借助于机械装置来实现,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因此发展缓慢,技术上无重大突破,应用范围也仅限于赛车和为数不多的追求高速和大功率的豪华型轿车上,在车用汽油发动机领域内化油器仍占有绝对的优势。 6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随着汽车数量与日俱增,汽车排气对大气的污染日趋严重,欧、美、日各国相继制订了严格汽车排放法规,限制排气中CO、HC和NOX等有害物质的排放。70年代初,由于受能源危机影响各国又制定了汽车燃油经济性法规。两种法规的要求逐年提高,愈来愈严格,已达到传统的机械式化油器和分电器式点火系统难以胜任的地步,迫使世界汽车工业寻求各种技术途径来降低燃油牦和减少排放污染。 1967年,德国Bosch公司研制成功K.Jetronic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后来经改进发展为机电结合式KE-Jetronic汽油喷射系统。由于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仍由机械装置完成,控制精度偏低,至90年代初已趋于淘汰。 同样是1967年,德国Bosch公司开发出用进气歧管真空度控制空燃比的D.Jetronic模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后经改进发展为采用翼板式空气流量计直接测量进气空气体积流量来控制空燃比的L-Jetronic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开创了汽油电控喷射新时代。 5.1 概述 70年代后期,全球电子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迅速推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汽车技术上的应用并快速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从单一的点火时刻控制和单一的燃油喷射空燃比控制开始,逐步扩展到发动机怠速控制、排气再循环(EGR)控制、燃油蒸发控制(EVAP)、可变进气控制、涡轮增压控制等多项内容的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称为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 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已成为车载局域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以后,内燃式汽油机已开始采用汽油直喷技术进行稀薄燃烧,进一步降低了油耗和排放。 国产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相对较晚,90年代初期只有少数汽车厂家,如一汽奥迪、北汽切诺基汽车上开始装备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并且基本上是对国外生产的部件进行组装,与国外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相比差距较大。随着形势的发展,如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等,国家出台了新的安全、油耗、排放法规并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大大加快了电控化、信息化的步伐,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在我国许多车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猛的发展。 5.1 概述 电控汽油喷射尽管形式多样,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控制原则,即以电子控制单元(ECU)为控制核心,以空气流量和发动机转速为控制基础,以喷油器为控制对象,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获得最佳的混合气浓度,以满足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要求。相同的控制原则决定了各类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具有相同的组成和类似的结构,如图5.1所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都由以下三个子系统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 5.1 概述 1、空气供给系统 空气供给系统的作用是向发动机提供与负荷相适应的清洁的空气,同时测量和控制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量,使它们在系统中与喷油器喷出的汽油形成空燃比符合要求的可燃混合气。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和流程如图5.2所示。 5.1 概述 2、燃油供给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是用电动汽油泵向喷油器提供足够压力的汽油,喷油器根据来自ECU的控制信号,向进气歧管内进气门上方喷射定量的汽油。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流程如图5.3所示。 5.1 概述 3、电子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和汽车不同的运行工况,对喷油时刻、喷油量以及点火时刻等进行确定和修正,检测各传感器的工作,并将工作参数储存和输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示意图,如图5.4所示。将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如进气量、节气门位置、曲轴位置及转速、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排气成分信息等)和车辆运行状况(如车速等)信息,通过传感器转换成为相应的电信号并输送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比较、计算等实时处理后,得出最佳控制方案并向各有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