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讲义【2013年】.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方法论》讲义【2013年】.ppt

第一编 《法学方法论》导论 第一讲 法学方法论的一般理论 一、法学方法论在法学学科中的地位 法学学科的内部知识构成: 理念:“价值、精神” 制度:“规则、机制、措施” 方法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法学方法和法律方法的关系 法学方法→法学研究的方法 法律方法→法律适用的方法 《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法律方法 三、法学方法的概念 主要是指将法律现象或者法学作为整体/事件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四、法学方法的种类 1、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社会学 3、经济学 4、政治学 5、心理学 6、其他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 材料思考题: 海瑞将其多年在基层断案的经验,归纳为下述的这段话: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乡宦计夺小民田产债轴,假契侵界威逼,无所不为。为富不仁,比比有之。故曰救弊。)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乡宦小民有贵贱之别,故曰存体。若乡宦擅作威福,打缚小民,又不可以存体也。)”(来自,陈义钟编校:《海瑞集》[全二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7页。) 五、法律方法的概念 指将法律规范适用于事实的方法。 规范 … → 事实 六、法律方法的基本模式:三段论 大前提 … → 法律规范 小前提 … → 法律事实 … → 裁判结论 七、法律方法的种类 法律论证:内部论证和外部论证 法律推理:演绎、归纳、类比、设证 法律解释:文义解释、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体系解释、客观目的解释 八、国内有关法学方法论的教学和研究 以法学方法论为研究特色的学(院)校 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2、中国政法大学 3、浙江大学(陈林林)、苏州大学(胡玉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继成) 九、法学方法论方面的专著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德]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陈金钊等:《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舒国滢等:《法学方法论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利明:《法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二编 法律方法 第二讲 法律解释的理论 一、什么是解释学? 1、“解释” ?“诠释”?抑或“描述”? →核心在于如何界定“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2、存在一种“客观”的解释吗? 3、解释学发展的知识脉络 二、法律解释学的理论发展 1、传统的法律解释学 →客体的客观存在性与可认知性,主体的理性与一致性 2、现代的法律解释学 →客体的客观存在性,主体的有限理性 3、后现代的法律解释学(主体解释学) →主体与客体都存在不确定性 三、法律解释学的核心命题 1、解释什么? 2、谁有权解释? 3、解释的结果怎么评估?立法原意存在吗? 4、如何对解释进行再解释? 四、法律解释学的难题 1、如何对待“前理解”? 2、怎么摆脱“解释学循环”? 3、存在“解释的普遍主义”吗? 4、“法律文本”可以消失吗? 5、归根结底是一种“读者中心主义”? 五、法律解释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合理性原则 3、法制统一的原则 4、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 阅读书目: 1、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谢晖:《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谢晖、陈金钊:《法律:诠释与应用—法律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4、姜福东:《法律解释的范式批判》,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美]马默:《法律与解释》,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加]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第三讲 法律解释的方法 一、法律解释方法的分类 I:文意解释和论理解释(公,法理学) 1、文意解释。“是按照法律条文用语的文意及通常使用方式来阐释法律的意义与内容的解释方法。文意解释的特点是在解释法律条文时,严格按照其词义或语法结构说明其含义,不考虑其他相关的因素,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在对法律条文进行文意解释时,通常可以从字面和语法两个方面进行。字面解释主要是从词义上对法律条文所使用的词汇予以注释…… 这些词汇包括常用术语、特定术语、法律术语和技术术语。……语法解释主要是对法律条文的词组联系、句子结构、文字结构、文字排列及标点符号等进行语法结构的分析,从而阐明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内容。” (1)“字面解释”的例子: →刑法第14条第2款:“故意犯罪,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