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6 换热器.ppt

换热管与壳体不会产生温差应力; 固定端的管板是以法兰与壳体相连接的,所以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出,便于清洗。 管束可以自由伸缩,换热管与壳体不会产生温差应力; 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出,管间清洗方便。 1、平板式换热器 传热效率高,水对水的总传热系数可达2000?3000 W/(m2?℃); 由于流速较高,又有惯性力心力的作用,流体中悬浮物不易沉积下来,故不易结垢和堵塞; 由于流体的流程长和两流体可进行完全逆流,故可在较小的温差下操作,能充分利用低温热源; 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换热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3倍。 热管换热器 热棒实验 第五章 传 热 5.6 换热器 5.6.1 间壁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5.6.2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 在设备投资及输送功耗一定的条件下,获得较大的传热量,从而增大设备容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减少占地空间,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在某种特定技术过程使某些工艺特殊要求得以实施等。 强化传热 力求使换热器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尽可能增多。 强化传热的意义 概述 强化传热的途径 概述 增大 均可增加 ,以强化传热。 一、增大传热面积 改进传热面的结构来提高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而非靠增大换热器的尺寸。如: (1)翅化面(肋化面) (2)异形表面 (3)多孔物质结构 (5)采用小直径管 二、增大平均温度差 提高加热介质温度或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 采用逆流操作 增加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数 三、增大总传热系数 减少热阻的主要方法有: (1)提高流体的速度 (2)加大流体的扰动 (3)采用短管换热器 (4)防止结垢和及时除垢 第五章 传 热 5.6 换热器 5.6.1 间壁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5.6.2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 5.6.3 传热过程强化效果的评价 传热强化 流动阻力增大 综合考虑 通常是在输送功率相等的前提下,比较传热系数的变化 表明强化有效。 传热过程强化效果的评价 第五章 传 热 5.6 换热器 5.6.1 间壁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5.6.2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 5.6.3 传热过程强化效果的评价 5.6.4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 一、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1.流体流径的选择(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①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因为管程清洗比较方便。 ②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被腐蚀,且管程便于检修与更换。 ③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 ④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可利用壳体对外的散热作用,增强冷却效果。 ⑤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一般不需清洗。 ⑥有毒易污染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泄漏。 一、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⑦流量小或黏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中流动,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⑧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宜使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因壁面温度与?大的流体接近,以减小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减小温差应力。 一、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2.流体流速的选择 增大流速 加大对流传热系数 减少污垢的形成 流动阻力加大 总传热系数增大 动力消耗增多 一般需通过多方面权衡选择适宜的流速。表5-11至表5-13列出了常用的流速范围,可供设计时参考。 一、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 * 第五章 传 热 5.6 换热器 按热交换形式分类: 混合式换热器 蓄热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 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 5.6.1 间壁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管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 特殊型式换热器 夹套式换热器 载热体流向: 蒸汽: 液体: 上 下 下 上 夹套式换热器 一、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管壳式换热器 蛇管式换热器 套管式换热器 翘片管式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 √ Shell Stationary Tubesheet Tubes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 单位容积有较大的换热面积(每m3有效容积的传热面一般为40~150m2.m-3),是传热效率较高的热交换器。 一、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1、管壳式热交换器 挡板(折流板) 有关概念 a. 管程: b. 壳程: 换热管内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处 换热管外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处 c. 单管程: d. 多管程: 流体仅一次通过管束 流体多次通过管束 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单壳程双管程换热器 一、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 U型管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