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防洪堤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防洪堤施工组织设计.doc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简况及总体说明 1.1工程概况 1.2水文 1.3工程地质 1.4 项目简况 1.5 编制依据 第二章 现场管理机构设置 第三章 施工平面布置 3.1 布置原则及依据 3.2 施工布置 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 前期施工 4.2 土石方开挖工程 4.3 C15埋石砼工程 4.4 混凝土路面施工 4.5 土方填筑工程 4.6 草皮护坡施工 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5.1 总工期 5.2 确保计划工期的总体措施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6.1 工程质量目标 6.2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6.3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6.4 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6.5 技术保证措施 第七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 安全管理体系 7.2 施工安全措施 第八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及措施 8.1 劳动力计划 8.2 施工人员的优化性选择 8.3 保证劳动力及时供应的措施 第九章 文明施工及环保施工措施 9.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2 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章 其他说明事项 10.1 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 10.2 地下设施及管线等保护措施 附 表 附表一 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三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附表四 施工总平面图 第一章 项目简况及总体说明 1.1工程概况 古田县前垅溪前垅段防洪清淤工程项目所在地-吉巷乡,位于福建省古田县东北部,东依鹤塘、卓洋,西邻平湖、湖滨,东南与大桥接壤,北同屏南交界。距城关26km,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3.6426万人,全乡总面积207km2,其中耕地5.03万亩,林用地23.3万亩。 吉巷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3℃,日照1894.9h,降水量1700mm。境内主要河流有北墩、兰溪和芹溪,北墩溪发源于吉巷上店,河道比降21.4‰,集雨面积32.4km2,多年平均流量1.065m3/s。兰溪发源于吉巷韦端,向南蜿蜒,流经兰溪村与先锋村小溪流交汇于溪口亭,向南流过甲坡、吉巷一桥、吉巷二桥,在吉巷造纸厂与芹溪交汇向前垅流去。 本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10-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新建堤防的保护对象以及村及农业科技创业园的要求,本工程设计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工程主要、次要及临时建筑物级别均采用5级。 1.2水文 吉巷境内水资源丰富,芹溪与北墩溪、兰溪汇合成前垅溪后从集镇中部贯穿而过,蜿蜒曲折地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汇入古田县翠屏胡。前垅溪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13.6km2,主河道长29.84km,河道平均坡降14.0‰。 流域气候属于中亚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季干季分明,常遇夏、秋旱。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7.3℃,最热月平均风速1.8m/s,瞬时最大风速29m/s。项目区所在地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丰富,但年内分配不均匀,降雨量主要集中在3~9月,约占全年的80%左右。 工程设计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经计算1#起始断面(前垅村委下游拦河坝桩号0+000)流域面积213.6km2,设计洪峰流量486.8m3/s,水位395.95m。2#断面(古田县移民农业科技创业园南端桩号1+283)流域面积204.2km2,设计洪峰流量470.1m3/s,水位400.62m。3#断面(前垅电站拦河坝2+154)流域面积192.9km2,设计洪峰流量499.7m3/s,水位406.19m。4#断面(北墩溪汇流口上游5+181)流域面积53.8km2,设计洪峰流量166.1m3/s,水位422.22m。排涝面积0.43km2,河道长0.91km,平均坡降123.2‰。P=33.3%设计涝水流量8m3/s。 1.3工程地质 区内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流纹岩、熔结凝灰岩、凝灰熔岩、英安岩、凝灰质砂岩等,测区内还广泛分布燕山各时期侵入的侵入岩。区内第四系地层分布广泛,主要为冲洪积砂、砂砾卵石,坡残积粘性土等。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为工程区的主要岩性。工程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无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断裂通过,周围也没有强震活动区的威胁。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震动峰值加速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经勘察,工程区内岩土层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为从上至下分别为:素填土、砂砾卵石,下伏为强风化岩体至弱风化花岗岩。拟建防洪堤基础坐落在砂砾卵石、残积砂质粘性土、强风化花岗斑岩或弱风化花岗斑岩上。砂砾卵石力学性质良好,残积砂质粘性土层位稳定,强风化花岗斑岩和弱风化花岗斑岩则力学性质良好,层为稳定,均可作为堤防基础持力层。 1.4 项目简况 工程名称:古田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