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古代诗歌鉴赏.docVIP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古代诗歌鉴赏.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古代诗歌鉴赏.doc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古代诗歌鉴赏 1.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 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 此句用的是宋代词人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 此二句化用唐朝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 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3.(2011年抚顺一中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瓮:这里指水瓮。 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4.(2011年海南省四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借助于春天特有的意象春鸠、杏花、归燕、新历以及持斧整桑、荷锄理水等农民经冬后最早的劳动,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气、充满生活之美的春天到来的景象。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梅花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末,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请简要分析词中塑造的“梅花”这一艺术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处的梅花虽然气质姿态有别,一为幽独,一为俊雅高洁,但是它们都纯洁傲岸,在下雪之时盛开。 6.(2011年鞍山一中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乌:乌鸦。 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