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维桢明代印象考论
孙小力
所谓“杨维桢明代印象”,是从明人有关杨维桢的各种传说和评论中得出
的。杨维桢病逝于明初洪武三年(1370)五月,明人对他的议论,几乎都在他死
后。按理来说,“盖棺论定”,对于已逝之人的评判,应该可以较为客观、公正和
肯定。但是事实上,后人对于前人的评判,常常是多变的。借用一句现今人们
常说的话“所有的古代史都是当代史”,所以对于古代文人的评判,总也避免不
了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莫衷一是的局面,有关杨维桢的评价在这方
面表现得尤其突出。
对杨维桢及其诗文的评价,早在元末明初,就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说法,褒
之者称之为“文章巨公”,贬之者斥之为“文狐”、“文妖”。’至于后世各种评论,
不管是对于杨维桢人品的议论,还是对其诗文的评价,也常常表现出多样乃至
相反的观点。这样颇为极端的评价集中于同一个人身上,正说明铁崖本人及
其诗文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当然其中也难免掺杂各个时代文学思潮的影响,或
者评论者的个人好恶。对于这样的历史现象,简单地说好道坏无济于事,我们
不妨将有关的评论认真梳理一遍,从中探究之所以产生如此现象的真正原因。
作为一个个案的分析,对于今天各种文献资料的审视、选择和利用,乃至如何
看待历史上有关文学家的议论和评价,也能有所借鉴和启迪。
一、“文豪与“文妖
或褒或贬,对于杨维桢的两种截然对立的评价,不仅出现于其身前,也在其
死后。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杨维桢病逝不久,宋濂与王彝的完全相反的评价。
1.宋濂的褒奖
明洪武三年,宋濂为杨维桢撰写的墓志铭,集中反映了杨维桢的生平、性
格、诗文成就,以及当时的一系列好评。文中称杨维桢当时影响之大,导致吴
越子弟多追随于门下;主领风骚历时之长,从元代中叶一直延续到明初;称其
为人豁达,尤其对于青年人,常常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因此以“宽厚长者”闻名
于世;谓其文章有先秦两汉风格,其诗歌成就更为突出,足以与盛唐诗人媲美,
孙小力89
堪称元季“文章巨公”、“文中之雄”1。
2.王彝和黄容的贬斥
明洪武三年冬十一月,即杨维桢谢世半年之后,嘉定画师周孟容给离京返
乡不久的王彝送来画册,请他撰写序文。王彝遂发表议论说:
余观帙中有自号铁崖先生者,是为会稽杨廉夫。其为人若秋潭
老蛟,怪颧异颡,目光有棱,其狡狯变化,发诸胸中,则千奇万诡,动
成文章。(周)孟容所写,盖得其混迹斯世、与时低昂;为文场滑稽之
雄,异于世之知铁崖者。(《王徵士集》卷二《聚英图序》)
此画册所绘,皆当代名士肖像。王彝此文除了赞赏周孟容画技,重点在于
评论位列画册前面的三个人,依次为:杨维桢、王袢(翰林待制)、张孟兼(太常
丞)。王彝为画册取名“聚英图”,但是对其中人物,并不都以“英杰”看待。他
对王神、张孟兼大加赞赏,对杨维桢则尽皆贬词。序文最后还说,对杨维桢的
评判,他是“论定于既往”,可见杨维桢数月之前已归道山,他并非不知情。对
于已逝之人仍然不依不饶地抨击,似乎有违儒家“恕”的原则,由此可见对杨维
桢的怨恨情绪积蓄已久。
目前所知王彝对于杨维桢的抨击,不止一次,最为著名的,还是那篇《文
妖》:
天下之所谓妖者,.狐而已矣;然而文有妖焉,又有过于狐
者。……浙之西有言文者,必曰杨先生。余观杨之文,以淫辞怪语
裂仁义、反名实,浊乱先圣之道。顾乃柔曼倾衍,黛绿朱白,而狡狯
幻化,奄焉以自媚,是狐而女妇,则宜乎世之男子者之惑之也。余故
日:会稽杨维桢之文狐也,文妖也。噫,狐之妖至于杀人之身,而文
之妖往往使后生小子群趋而竞习焉。其足以为斯文祸非浅小,文而
可妖哉?(《王徵士集》卷三《文妖》)
文中对杨维桢的指责集中于两点:一是指其文章,风格怪诞,内容有害;二
是指其为人,狡狯多变,蛊惑青年。《文妖》一文的具体写作时间,已不可确考,
但从文中内容及语气推测,应该是在元末,即杨维桢活跃于松江一带的时候。
结合《聚英图序》来看,王彝对于杨维桢的看法,一直到杨维桢死后都没有改变。
杨维桢的文章,是否真像王彝指责的那样,是“以淫辞怪语裂仁义、反名
实,浊乱先圣之道”呢?对此,清代的四库馆臣持有异议。在四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