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解放战争(人教必修一).ppt
(1)重庆谈判 土地改革: (1)、战略转折 (1947年6月30日) 1、初步具备战略反攻条件: 敌我兵力发生了显著变化 敌军战线过长,机动兵力大大减少 国民党在中原兵力空虚 (1)、战略转折 (1947年6月30日) 2、选择突破中原的原因: 敌人兵力空虚 直接震慑武汉、南京 3、战略反攻: 拉开序幕:1947.6 刘邓大军——大别山 陈、粟——豫皖苏 陈、谢——豫西 (1)、战略转折 (1947年6月30日) 4、作用: 形成“品”字形战略态势 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进攻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1、展开战略决战的条件: 兵力 装备 士气 战略形势的变化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2、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敌情:敌人龟守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 我军作战方针:封闭东北、各个歼灭 结果: 歼敌47万 东北全境解放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淮海战役: 指挥机构:总前委 特点:以少胜多的战役 结果: 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 解放江北和中原地区 逼近南京、上海 (2)、三大战役(1948.9~1949.1) 平津战役: 战术: “围而不攻” “隔而不围”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结果: 解放了平津等华北地区 歼敌52万余人 北平和平谈判 背景:①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③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结果: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学思之窗: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先生,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 请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争取与国民党和谈? [提示]: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本章小结 侵略史:1840 19世纪末 1937 鸦片 甲午中日战 日侵华 战争 八国侵华 结论: 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的 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 【典例·展示】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力量强大 B、 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 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D、 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应用·体验】 1、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没有达成一致的是 A.和平建国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保证人民权利 2、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 A.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C.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D.各个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3、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其主要依据是 A.农村革命任务的完成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防挖蒋根”的口号,“后防挖蒋根”是指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C、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高考链接·典题】 (2004上海卷)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大战役的理解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柏坡以及三个战役。由此判断只能是在三大战役后,因此选C。 规范解答:C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