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落花一同飘去留炽情永驻人间——论朱湘与其诗.pdfVIP

与落花一同飘去留炽情永驻人间——论朱湘与其诗.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落花一同飘去留炽情永驻人间——论朱湘与其诗.pdf

第22卷第1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V01.22.No.1 2007年1月 JournalofLeshanTeachers Jan.2007 College 与落花一同飘去 留炽情永驻人间 ——论朱湘与其诗 祝晓耘1魏旭莉2 (1.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2.西宁市城中区政府社会发展局,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朱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贡献的诗人,其命运多舛,英年早逝。他的诗除少部分对人生略有衷嗟以外,大 量的还是充满着人生的温情的,随着阅历的加深,关心现实的成分也增多了。朱湘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注重 于新诗格律的创造与音韵的调谐,为新诗创作在如何继承我国古典诗词方面闯开了一条别开生面的路子。 关键词:朱湘;诗;温情;格律与音韵 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07)01—0021—04 1933年12月5日清晨6时,在上海到南京的短篇小说集》、《番石榴集》(译诗,1936年)。文学 吉和轮船上,一位青年边喝酒边捧读原版海涅诗 评论集有《文学闲谈》(1934年),及研究论文多篇。 集,船刚过采石矶,他纵身跳入了滔滔长江,事后 钱光培先生说:“在新诗发展史上,除了朱湘,还找 连遗体也没能找见,正如他写的诗所说,到“与落 不出第二个诗人,曾经像他那样诚笃地来对待过 花一同飘去,无人知道的地方”去了,他就是年仅 新诗的建设工作”。【2】如此专注于新诗事业,又有如 29岁的诗人朱湘。 此丰实的研究成果,研究中国新诗史,岂能逾越对 朱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诗 朱湘的研究,尽管成败得失评价各异。 人、留美学生和“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但他一生 坎坷,穷愁潦倒,壮志未酬,愤然辞世。因为误认为 他是新月派诗人,长期以来受到冷落,人们几乎要 “朱湘祖籍安徽太湖,其父在湘西任道台期 把他忘却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等地, 问,久居沅陵,他1904年诞生于此,故名湘,字子 不断再版他的著述及开展研究工作”,tq80年代沅。”131“自小性情孤僻,不谙世事”,“3岁丧母,11 初,引起改革开放后的内陆学术界的关注。朱湘写 岁丧父,由兄嫂抚养。1917年考上南京工业学校, 作生涯不到十年,却著译甚丰:留有诗集《夏天》 开始钟情于文学,尤其新诗,1919年考入清华中等 (1925年)、《草莽集》(1927年)、《石门集》(1934 科4年级,学习成绩甚佳”,【4】并加入“清华学社”, 年),均为文学研究会丛书、《永言集》(1936年友人随亦开始创作和翻译。1923年即将毕业时,因抵 赵景深编订)。散文、书信集有《总书集》(1934年)、制学校斋务处在学生早餐时点名的制度被开除学 《海外寄霓君》(1934年)、《朱湘书信集》(1935 籍。1925年在南京三哥处结婚,婚礼上,由于不肯 年)。翻译作品有《路曼尼亚民歌一斑》、《英国近代 向长兄行跪拜礼而离家。1926年秋复学,1927年 收稿日期:2006—05—26 作者简介:祝晓耘(1950一),女,陕西乾县人,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诗歌。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21 秋毕业。同年9月公费赴美国留学。“但无论在国 一些饱含热情的爱国诗篇。 内,还是国外,他都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都 他的第一个诗集《夏天》,是他“优游的生活既 没有做成一个懂得世故的人。”f2】在清华园时代,他 终,奋斗的生活开始”(6】的记录。表现的是一种飘 竟敢“妄评”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