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
聚酰胺-胺纳米载药系统靶向性的研究
李琳 许婷 张艳慧 李永吉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摘要】纳米载药系统以其特殊的结构及微小的体积在医药领域受 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纳米载药系统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仍存在一些
到广泛重视。近些年来,人们对肿瘤的治疗已将注意力由传统的手术、化疗、 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其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的评价等,因此,寻求更
放疗等治疗方法转移至肿瘤的靶向治疗,特别是肿瘤的主动靶向治疗已经 多的肿瘤治疗靶点,发现更好的药用载体,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仍是医
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1.2] 。同时,将纳米载药系统通过修饰达到靶向 药工作者需要孜孜不倦探索的问题。
治疗肿瘤的目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前沿科学。本文分析总结聚酰胺-胺
纳米载药系统实现肿瘤治疗靶向性的方法,见下文。
【关键词】纳米载药系统;靶向性;肿瘤;研究
纳米载药系统是通过纳米技术而产生的一种粒径在1-1000nm 之
间的一种药物传递系统, 具有独特的靶向性、缓释性、生物利用度高、
毒副作用低及 生物膜通透性强的特点 [3.4]。聚酰胺 -胺(PAMAM)是
一类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纳米给药系统,它是一类具有球形外形的树突
状大分子,具有 单分散性且表面被众多官能团所包围的特点,还具有
高度的几何对称性、结构稳定性、易质子化表面带正电荷多、无免疫原
性、高载药量、粒径小等 特点,被称为新兴且优良的药物载体 [5.6]。本
文分析总结 聚酰胺 -胺纳米载药系统 实现肿瘤治疗靶向性的方法,
见下文。
1、聚酰胺 - 胺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鉴于聚酰胺 -胺在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其制备方法主要有收敛法 参考文献
和分散法,且以发散法为主要制备方法。它是从树状大分子的中心向外 [1]刘佳,马蕾娜,王毅刚,刘新垣,钱其军.癌症治疗新思路:靶向
扩展来进行合成。第一步先将中心核分子与两摩尔以上且含有 两个以 肿瘤干细胞[J].科学通报,2008,09:1003-1009.
上被保护的支链活性点的试剂反应;第二步将保护基团移去,第三步对 [2]苏小岩,袁光金,柯庆华,杨继元.从系统论看肿瘤的生物靶向性
活化的基团进行再反应,如此反复的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所需的树突状 治疗[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01:66-67.
分子 [7.8]。 [3]胡振夏,符旭东.纳米载药系统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J].
2、聚酰胺 - 胺纳米载药系统靶向性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20:1724-1727.
聚酰胺 -胺(PAMAM)表面带有的大量 正电荷使其具有一定的 [4] 周雅轩.纳米载药系统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J].天津药
细胞毒性,但是其分子末端含有大量的利于修饰活性氨基,不但可以进 学,2012,01:47-49.
行有效的化学键合抗癌药物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可以通过免 [5] 王晓杰,唐善法,田磊,廖辉,雷小洋.聚酰胺 -胺树枝状大分
疫物质对其进行修饰来降低大量正电荷给细胞带来的细胞毒性 [7.8.9]。 子合成方法与应用现状 [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3,05:41-44.
CD44 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受体,在多种肿 [6] 崔玉花,尹少宏,崔玉,孙国新.聚酰胺 -胺 (PAMAM) 树状大分
瘤细胞表面呈高度表达的状态,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 子的研究进展 [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356-360.
重要的作用,其特异性配体为透明质酸(HA)。若以CD44为靶点分 [7] 章昌华,胡剑青,涂伟萍.一种聚酰胺胺 -苯甲醛树状大分子的
子,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一种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