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强化阶段数字记忆复习法—史纲思修法基部分.doc

考研政治强化阶段数字记忆复习法—史纲思修法基部分.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季强化阶段使用——数字记忆法系列 (马立书老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专题十九:侵略史和抗争史 数字宝典 核心考点 数字记忆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6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从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到中法战争中“法国不胜而胜,清政府不败而败”,再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对人民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益深重,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4大方面的侵略 首先,军事侵略。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勒索巨额赔款;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掠夺中国财富。 其次,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第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最后,文化渗透 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一部分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它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帝国主义者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8个不平等条约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两国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的批准书,并签订了《北京条约》;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两国缔结《中法新约》。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以签订《辛丑条约》而结束。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个“第一次”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1841年5月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既反国外侵略势力又反国内封建势力的斗争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1862年5月,太平军在江苏奉贤(今属上海市)击毙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6月,在青浦(今属上海市)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9月,又在浙江慈溪击伤“常胜军”统领、美国人华尔(不久因伤重死去);1863年1月,在绍兴打死“常捷军”统领勒伯勒东。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面对民族危亡和帝国主义带来的灾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专题二十: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数字宝典 核心考点 数字记忆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2篇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不久,他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洪秀全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