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溪冲地质.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溪冲地质,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北地质大学

1概述 白溪冲水库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捞刀河流域。枢纽工程坐落在长沙县北山镇福高村。大坝距107国道12km,距长沙市约20 km ,有简易公路直达水库坝下,交通较为便利。 水库控制集雨面积4.66km2,平均坡降30‰, 水库正常蓄水位94.8m,正常库容284万m3,总库容350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多种经营的小(Ⅰ)型水库。 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和高、低涵组成。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大坝坝顶高程100.0m(假设高程),最大坝高27.5m,坝顶轴线长200m,坝底轴线长130m,宽170m,坝顶宽6m。外坡从上而下坡比为1:2.0、 1:2.6、 1:2.6、 1:3.0,并分别于98.0m、90.0m、83.0m、79.0m设置宽2.0m、7.0m、7.0m、15.0m的平台,棱体坡比为1:0.2;内坡坡比为1:3.0, 在90.0m处设有一级宽2.0m的平台。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木鱼砣和王东坡的垭口,距大坝约300m,为敞开式溢洪道,堰顶高程为94.8m,总长186m,其中喇叭段长12m,进口段12m,隧洞90m ,隧洞下接水平段42m,斜坡段斜长30m,设计下泄流量10.3m3/s。溢洪道侧墙为浆砌花岗岩块石,高3.0m。中段隧洞为城门拱形,为浆砌石,宽×高=3m×3.3m,消力池消能,但消力池基本被冲毁。高涵位于大坝右端,为方形盖板涵,高3m,宽2.7m,长78m,坡降1/200,进口高程78.5m,设计流量1 m3/s,卧管分36级取水。低涵亦位于大坝右端,亦为方形盖板涵,浆砌条石1.2m×1.2m,长170m,坡降1/100,进口高程72.5m,设计流量1 m3/s,卧管分23级取水。。 该工程于1969年10月10日动工兴建, 1972年建成坝高27.5m,并开始发挥灌溉效益。由于工程兴建时间早,无正规的设计方案,无正规的施工单位,无施工机械,无完整的质量保证措施,致使工程质量差,尽管经过多次处理,但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诸多隐患。 ①坝基渗漏:坝基渗漏随库水位增高而压力加大,在下游鱼塘中可见涌水; ②坝体渗漏:库水位96m时,大坝外坡渗水严重,渗水量达约80L/s.且外坡渗水逸出点高程为93m,仅比库水位低3m; ③溢流堰进口岩石边坡坍塌:溢流堰进口岩石为强风化燕山中期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一组平行堰口的节理切割深,延伸长,致使岩石边坡坍塌的根本原因。 ④低涵漏水:低涵为方形盖板涵,浆砌条石1.2m×1.2m,长170m,坡降1/100,进口高程72.5m,设计流量1 m3/s,卧管分23级取水,经40年运行,卧管接合部及卧管出现裂缝。2000年以来低涵管壁漏水趋势越来越严重。 ⑤大坝内坡浪蚀破坏严重:坝体填土为砂壤土,粘性差,长年浪蚀作用,坝体内侧浪蚀破坏严重; ⑥棱体塌陷变形:泥质充填,透水性能差,棱体自然下沉挤压力作用下致使棱体外坡凸肚、开裂。 因此,为查明白溪冲水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受长沙县水利局委托,我院承担了白溪冲水库的安全评价工作,并于2008年12月28日组织设备进场进行地勘施工,至2009年1月1日完成了全部野外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见《地勘地勘 工程地质测绘1/1000 m2 25000 钻 探 m/孔 143.0/5 取 土 样 组 25 压水试验 次 8 注水试验 次 13 水位观测 孔次 5 本次勘察依据《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91)、《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进行。 2坝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坝址区属剥蚀性丘陵地区,河谷狭窄,呈U型,大坝两岸山体陡峻,植被较为发育, 海拔高程为71-200m。 2.2地层 坝址区地层条件较为简单,从新到老描述如下: ①第四系人工堆积(Qs)分布于坝体:浅黄色、黄色砂壤土,局部含少量砂砾石(成分为石英),可塑, 结构稍密。 ②第四系砂壤土(Q4al)分布于沟谷:浅黄色含少量的石英砂,可-硬塑。 ③燕山中期花岗岩(r52(2)):为粗粒花岗岩,灰白色、灰黑色等,裂隙较发育,易风化,岩心多为碎块状。坝址两端山体可见出露,钻孔中揭露厚度最大达10.6m。 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工程区位于幕阜山-望湘花岗岩体带中,构造较为简单,断裂、皱褶不发育。 根据《水工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2.4 水文地质条件 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坝址区地下水有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承压渗水。区内第四系松散层内孔隙水较贫乏。基岩裂隙水较亦贫乏。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承压渗水是库水经基岩裂隙在下游出溢,随库水位升降而变化。 3工程枢纽主要工程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