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doc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 软件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 录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 一、软件产业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 3 (一)软件产业背景 3 (二)建设基础与优势 4 二、建设目标 7 (一)总体目标 7 (二)具体目标 7 三、建设内容 11 (一)依托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学院,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实施“全方位深层次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11 (二)为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继续优化“平台化的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12 (三)创建一支“理实兼备、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14 (四)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20 (五)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5 (六)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建立网络化开放型教学资源平台 26 (七)创新机制体制,逐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改革 28 (八)整合关联专业,建设以软件技术为龙头的优化专业群体系 30 (九)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 33 四、项目资金预算 34 五、项目建设进度与预期成果 37 (一)项目建设进度 37 (二)预期成果 40 支持建设专业名称:软件技术 组 长:武洪萍 软件工程系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副组长:张学金 软件工程系主任 副教授 张兴科 软件工程系系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孙永 潍坊贝通网络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院内成员:王茹香 刘信杰 张佃龙 郇 涛 王立征 王兴宝 满昌勇 王在云 胡运玲 孟秀锦 邹炳强 任 石 王国强 袁永美 李韦韦 赵宪华 企业成员:王学泉(山东弗克斯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建设周期:两年 一、软件产业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 (一)软件产业背景 1.软件产业概述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已经从传统经济走向知识经济,作为知识产品的软件,它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快速发展。2010年,产业总收入达到1.33万亿元,同比增长31%,产业规模是2005年的3.5倍。软件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从业人数由不足30万人提高到超过200万人。软件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5.8%上升到18%。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促进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变大变强,标是,到2015年业务收入突破3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出口突破600亿美元。 1 师资 条件 专任教师共16名,“双师”素质教师11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69%;国家级技能鉴定考评员5名,高级程序员6名。 以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为主的兼职教师、专家8人。 40岁以下青年教师14人,全部为硕士。 高级职称14名,比例70%,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2人。 在2010年和2011年全国软件大赛中,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20余人。 2 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占地1400多平方米,各类实习实训设备1200多台套,实验实训设备总值800多万元。 有软件开发实训中心,思科网络职业学院实训中心,计算机安全实训中心,计算机通信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其中计算机安全实训中心和思科网络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为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 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多家,其中与中创软件,齐鲁软件园、北京万博天地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亚嵌科技有限公司,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等多家企业形成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 3 课程与教材建设 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 主编及参编规划教材17本,校本教材2本。 4 教、科研情况 教育部教研成果1项,省级教研成果4项,院级课题和横向技术合作项目20余项。 近3年公开发表论文44篇,其中核心刊物9篇。 5 人才培养质量 在校生规模456名,近3年新生报到率90.3%,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98.7%,双证制比例100%。 2. 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学院、行业和企业4方合作,以互惠共赢为基础,齐鲁软件园、青岛软件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潍坊软件园等大型软件开发基地及中软、中创等大型骨干企业全程参与,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从软件技术岗位需求出发,共同制定岗位职业标准,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及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渠道拓展等等,企业专家及软件开发人员参与教学,共同开设企业定向班,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在校企共建的过程中,不仅建立了一支“理实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