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与人际传播互动 新闻采访的本质是——人际传播 采访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社会互动 在这个意义上,采访也是一种传播行为 传播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人际传播要圆满进行并取得效果,必须使之具备五个要素,即: (1)开放性(openness); (2)移情作用(empathy); (3)支持性(supportiveness); (4)积极性(positiveness); (5)平等(equality)。 具体分析“传播”的涵义,有三个要点需要把握: 库利“镜中我” 1909年《社会组织》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社会性的需求和心理需求 “镜中我”概念 a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 b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 或“评价”的情感 c “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D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体——控制性规则的核心 言语行为是否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它是否被理解——这属于构建性规则范畴;另一个是它是否得到正确评估——这属于控制性规则:使用规则的程度决定了评估的效果。如果说,一个命题的评估标准是它的真实性或有效性,那么,它所涉及的言语行为的评估标准就是其是否得体。 得体——控制性规则的核心 所谓得体是指言语行为与其相关条件的适合程度。比如,一个得体的许诺决不是夸海口,而是履行许诺的圆满规则是合适的。 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进一步提出了言语行为(speech act)理论: 言语表达的价值主要不在于他们所说的内容,而在于它们所做的事情。当你听到一句话时,与其问“他说的是真是假?”不如问“他这样说想要干什么?”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指出符号的所指,而且在于它作为整体行为的行动意图。 换句话说,成功的言语必须是受话人对说话人意图的理解。 当我对朋友说“你好。”的时候,意图不是在陈述对方,而是表达自己的善意。 言语意图是言语的真正目的。 如果你做一种许诺,你的言语意图实际上是你未来打算做的事,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受话人意识到你将来要做什么。 想一想,当一个朋友对你说“我一定还你钱”时,意味着将来他要干什么? 言语意图 言语行为理论——四种言语行为 想一想,如果有同学问你: “你看过超女直播吗?” 这话里蕴涵着怎样的言语行为和意图? 言语行为理论——四种言语行为 你看过超女直播吗? 1、发言行为(utterance act):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行为,即指发言者的言语发生或命辞。 你看过超女直播吗? 2、命题行为(propositional act): 这是指发言者确认事实的行为。 在我们的例子中,命题行为表现在发言者通过言语确认了正在或已经直播的事实。 你看过超女直播吗? 3、言外行为(illocutional act): 这是一种最重要的言语行为履行:它是指发言人实际上希望履行的意图。 在我们的例子中,言外行为就是发言人希望得到你对超女的意见。 你看过超女直播吗? 4、命他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这是指希望通过别人的行为反响来完成你的言语行为。 在我们的例子中,命他行为可能是发言人希望你去看超女,或者更希望你能和他进行一些有关的讨论。 传播中的理解和冲突 在传播过程中来理解言语行为,我们就会看到,言外行为是发言者希望受话者理解其言语意图的期待,而命他行为则表现在发言人对受话人作出实际反应的期待。 如果受话人满足了这两个期待,我们就说传播双方是相互理解的,如果不一致,那就形成冲突,传播双方应该就此作出相应的调整。 所有的传播都基于这样两个基本问题: 1、你理解了吗? 2、你打算怎么做? 思考:传播隔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冲突?请具体说明。 传播技巧论 为什么需要传播技巧? 受众总能理解你的意图吗? 为什么需要传播技巧?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