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激励和企业业绩的U形关系--基于边际递减效应与过度激励的的研究.pdfVIP

高管激励和企业业绩的U形关系--基于边际递减效应与过度激励的的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管激励与企业业绩的U 形关系 ——基于边际递减效应和过度激励的研究* * 左晶晶 唐跃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 The U-shap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Research based on Marginal Diminishing Effect and Excessive Incentive Jingjing ZUO Yuejun T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 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 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11xk06 )资助;感谢香 港理工大学会计及金融学院吴东辉博士所提供的修改建议;感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研究生宋渊 洋、章小任和赵武阳所提供的帮助与建议。文责自负。 * 左晶晶(1981-),女,河南沈丘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公司治理。 Email: 081025035@fudan.edu.cn TEL: (86)21O) M.P.: (86 ADD: 上海市国顺路670 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433 ) * 唐跃军(1978-),通讯作者,男,湖南武冈人,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战略管理。 Email: yjtang@fudan.edu.cn TEL: (86)21O) M.P.: (86 ADD: 上海市国顺路670 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433 ) 1 高管激励与企业业绩的U 形关系 ——基于边际递减效应和过度激励的研究 摘 要:在“第二类代理问题” 占据主导和隐性激励大量存在的中国市场,上市公司高管看起来 显著较低的薪酬和持股比例亦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过度激励。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基于边际递 减效应构建理论模型分析高管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作用逻辑,而后选择2001-2006 年中国上 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具体讨论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有别于先前多数有关高 管激励的研究文献,本文不仅清晰展现了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存在的滞后效应;而且进一步在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发现并证实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存在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和过度激励, 即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在表现为线性正相关关系的同时呈现出左低右高 的倒“U”形关系,薪酬和持股比例过低不利于激发高管努力工作改善企业业绩,但薪酬和持股 比例过高亦可能导致高管过度激励,同样会对企业业绩造成损害。 关键词:高管激励 边际递减效应 过度激励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隐性激励 The U-shap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Research based on Marginal Diminishing Effect and Excessive Incentive Abstract: In Chinese market with dominance of “the Second Agency Problem” and large existence of implicit incentive, apparently few compensation and shareholdings of top management may still lead to severe excessive incentive. Firstly, the paper, based on m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