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doc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来。
2.阅读课文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三、教学难点: 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 “独尊”地位的动摇
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探究:理学的兴起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
二、宋明理学
1、什么是理学?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
2、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1)程朱理学:
① 代表人物:
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开创;南宋朱熹集大成.
②主要思想:
1)“理”。
含义: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从而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2)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认识论)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探究:从材料中看出把握理的方法是什么?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
通。
探究: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3)标准: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 妇女贞节观。
材料一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二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佛偈(佛教唱词):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探究 :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
分析程朱理学与材料二所反映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
③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④地位和影响:
元朝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成祖亲自主持编纂了以程朱理学为规范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书,作为官定读本和朝廷科举考试的准绳,程朱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2.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学.(南宋理学大师)
背景: 在理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分歧。他们不满意程朱理学对于“理”的探究方式的烦琐,相对而言,更受到佛教、道教强调个体修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心即理也”等观点。
内容: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他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简单明了,不许要旁求他索
,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都是烦琐而无用的求证方法,人们要了解、认识客观事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连书都不必多读。认识来自心中,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
③反对“格物致知”(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
2)阳明心学。
背景: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其本身也逐渐地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解读.pdf VIP
- 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北向接口规范V1.1.pdf VIP
-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模板)-GJB438C.docx VIP
- 2024年3月17日多省(市、区)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化验员工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路基路面中线偏位试验检测记录表(坐标法).docx
- 广东省某焦化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x
- SY-T 5824-93钻杆分级检验方法.pdf VIP
- 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专题跟踪训练.docx VIP
- 2021年12月12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题(网友回忆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