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越陆地边界测绘保障及测绘高科技应用.doc
中越陆地边界测绘保障及测绘高科技应用
武晓淦(
摘 要: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测绘关系到国家领土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本文分析了中越陆地边界在维护国家权益、保卫国家安全等诸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介绍了在中越陆地边界勘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测绘技术保障措施。
关键词:中越陆地边界 测绘保障 高科技
一 国家边界事务 测绘保障保驾护航
中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000公里,与14个国家在陆地上相邻(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是世界上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陆海岸线全长约18000公里,海域与8个国家相连(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其中朝鲜和越南还是同时与我国陆海相连的两个国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我国政府的主张,我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包含渤海和黄海)。在地图上显示的是环绕南中国海的10段国界虚线范围。
国家边界的确定是一项政治活动,国界线的确定最终需要测绘技术的应用来落实和体现。国家边界测绘是确定国界线的必要技术手段。国家测绘局从50-60年代起就先后参与了中巴(基斯坦)、中阿(富汗)、中蒙(古)边界的定界;90年代初至今全程参加了中越(南)陆地边界划界和勘界的测绘保障(历时18年:划界8年,勘界10年);目前还在进行的是中尼(泊尔)边界的联检测绘保障工作。
国家边界测绘简称“国界测绘”,又称“边界测绘”,是“境界测绘”的一项重要内容---顾名思义,就是对国家的边界实施测绘作业,确定边界线和界标(又称界碑、界桩)的具体位置,明确国界线在实地的具体走向,并表示在地图上。我国的测绘保障一般都是围绕外交部的边界管理事务进行的。因此,边界测绘不仅仅是简单的测量活动,而是围绕着边界的划界和勘定等边界事务进行的一系列测绘技术保障:包括外交边界谈判、主张线的提出、边界地图的标绘制作、边界航空摄影与遥感图像获取、辅助边界谈判的技术支撑、组织实施勘界联检的测绘定界、勘界成果的整理出图并提供两国政府代表正式签署边界协定等,是外交边界事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边界测绘是国家赋予测绘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中国《测绘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测绘局积极配合外交部边界管理事务的需求,努力推动我国陆地边界测绘保障工作的现代化,大力推广测绘高新技术在边界谈判和实地勘界、联检中的应用,采用地理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陆地边界地理空间数据库,为维护我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周边稳定提供了有效的测绘技术保障。从上世纪初期开始进行的中国与越南的陆地边界划界和勘界测绘保障工作就是测绘高新技术应用于国家边界测绘的典范。
二 使用信息化技术 边界谈判发挥重要作用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测绘局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承担了中越陆地边界谈判的测绘技术支撑,责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外交部中越陆地边界划界谈判的技术保障工作。划界谈判初期,由于边界争议地区有上百处,仅一次谈判的预案准备就需手工标绘2000余份图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谈判时纸图的信息交流直观性较差,而划界范围要随时调整,在谈判桌上很难展开有效的讨论。到划界谈判中期,受外交部委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专门针对谈判的需求研制了《中越陆地边界谈判地理信息系统》,开始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同越方进行划界谈判。双方在谈判桌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崭新的边界谈判模式——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上谈判讨论解决边界问题。谈判模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划界谈判的工作效率,推进了谈判的进程。到划界谈判后期,几乎所有达成的划界结果都是双方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大屏幕投影下划定的。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边界谈判在外交谈判史上开创了测绘高新技术为边界谈判服务的先河,促成了边界谈判工作从传统手工操作向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成为边界谈判解决争议问题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从1993年起,国家测绘局派出的技术专家参与20余场边界外交谈判,提供了大量的谈判技术支撑,为促进1999年底双方最终划定边界、签署边界条约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2000年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配合外交部又展开了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测绘保障工作。双方联合勘界委员会正式举行的勘界谈判就达50多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应用基于边界地区三维电子地图的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在勘界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谈判解决多个边界问题的过程中,技术专家们使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体现中方提出的模拟法理边界线走向的技术方法,以此确认界碑位置,量算界线距离,读取界碑坐标,调整争议面积,让双方外交谈判人员一目了然地直观看到了公平合理的解决结果,使大多数疑难地区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得到了客观公正的直接解决。信息化技术手段高效地保障了边界谈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包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