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思想成果.doc

专题三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思想成果.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思想成果.doc

专题三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思想成果 1.()(  )(2014·天津文综·)19世纪八九十(  )A.B.C.D.()(  )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图4 A.B.C.D.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B.C. D.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B.C.D..(201·江苏单科·22) ——据王 ——王() ——邓 ——丁 ——邓 ——梁启——徐辉()——《海国图志》 【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A项错误;“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故C项错误;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 2.【考点】“师夷长技”思想 【解析】19世纪40年代,,故A项错误B项错误;从李鸿章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可见,他对西方科技的关注,但无法推测整个社会对西式教育的态度,故C项错误,D项正确。——西学东渐思潮(西式教育发展) 【解析】1905年清朝在全国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标志着中国教育步入近代化,故A项错误;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与以前相比并不算高,并不能体现“五四”时期科学思潮的兴起,故B项错误;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国民政府在经济上重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教育与之相配套重视科学教育,故C项正确;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并不能说明期间轻视人文教育,故D项错误。 4.【考点】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 5.【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各界军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阀自保凭借的是武力,宣传主义仅是为了迎合社会民众需求,以粉饰名声减少矛盾,故B项错误;从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都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等内容,可知民主思想已经成为潮流,故C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没有体现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故D项错误。 6.【考点】(1)“师夷长技”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早期维新思想——王韬思想主张 【解析】(1)先回答出第二小问即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后结合这一思想回看材料一,能够体现这种思想的是“(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三小问结合“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作答。 结合19世纪末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把握住“课士”和“近代性”这两个要素,从考试选拔的形式、命题内容、考试结果和导向等角度将“王韬课士”与“古代课士”进行比较,进而论证出“王韬课士”所具有的中西并存和顺应时代及世界发展潮流的近代性特征。 【答案】(1)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现:坚持纲常政教。 (2)略 7.【考点】(3)维新思想——梁启超思想主张 (4)西方采用科举制;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民族危机加深;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思潮 【解析】(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可以归纳为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可以归纳为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可以归纳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第二小问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从梁启超言论以及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角度来思考。 (4)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可以从材料二看出,西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