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之大学究竟读什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报告之大学究竟读什么.doc

读书报告 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环境工程二班 姓名:吴 鹏 学号:1020320221 读书报告之《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简介: 覃彪喜,男,1980年9月生于湖南隆回,1998年毕业于湖南隆回一中,200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先后担任大学教师、房地产策划师、IT项目经理,现任深圳市鸿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出版《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和《爸爸的寓言》。曾先后应邀前往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百余所高校为大学生做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讲座。《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南方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相继进行了专访或深度报道。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作者以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跟大学生深入、全面地谈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留学、求职、创业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观点新颖、全面、深刻、实用。   书中的很多观点跟目前一些主流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对于那些信奉金科玉律的人来说,作者完全就是一个颠覆传统的另类。比如说,大家都认为逃课是不思进取的表现,作者却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很多人都认为考研是大学生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出路,作者却把考研比喻成了痛苦的安乐死。如果你在看目录的时候对作者这些观点无法接受,请不要因此而搁下这本书。作者写这本书无非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你平等地交流一些想法。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作者身边现实的生活。这些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首先,这本书让我改变了许多观点。譬如以前,我在上大学之前,心中就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而此时,我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答案。作者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列举了三大理由,寓谐于理,大胆地批判了中国的“填鸭”式教学,并侃称“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切中肯綮地道明大学生是愿意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并指出虽然没有权利选择优秀的老师,但我们有权利拒绝学术投机分子。   还有很多一反传统观念的“谬论”比如:众所周知兼职、勤工俭学往往有利而几乎无弊,在上大学以前,早有李开复写的《怎样在大学里挣回你的学费》等等诸如此类大肆弘扬“兼职无害论”的文章,而进大学不到一周,也有很多位好友约我去做兼职,而且现在我身边的同学确实很多已经“公务缠身”了,统观看来,他们大多是想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值得思考的是,确有覃总指出的 “不管蚊子还是苍蝇、逮着就抓”,“不管啥形式,只要是兼职”的观念,浪费一天就是站在烈日之下往行人手里递张传单到底能收获多少?值得亲爱的朋友深深反思啊! 先从考研说起,由于高考失利,勉勉强强进了这所流的本科院校,其实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到现在一直没觉得自己与技校生有什么不同,所以开学第一天就按下决心大四要努力考研,离开这个鬼地方!但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决定考研的这个想法虽然没有动摇,但考研的心态决不像之前那样卑微庸俗了.当然我并不完全认同书中所说的把考研说成是痛苦的安乐死。但书中提出的一连串疑问确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部分人选择考研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或者规避当前的就业压力。可是,考研真的能规避就业压力吗?如果能,那考研又究竟是不是唯一的或者最好的途径?拿个硕士学位就一定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吗?在用人单位的心目中,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那么大的落差鲁迅老先生曾打了个比方:某人在路口吐了一口痰,然后找两个人盯着看,过一会儿就会有很多人围着看,再过一会还会有更多的站在外面的削尖脑袋挤进去看。现在,考研热似乎也有这点味道,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然而覃总却将考研比作“痛苦的安乐死”。对此,作者援引了北大论坛里的故事,主人公李均大学毕业后回贵州家乡的县城法院做了书记员,可是为了留京,为了得到女友父母的支持进而和女友在一起,他毅然放弃工作,回到北京专心考北大研究生。然而在连考五年未能考上的残酷现实面前,他由希望到坚持到冰冷粗暴再到为了填补绝望而报复女友的沉沦,如同巨石击入平静的海面一般,给人心灵以久久的撼动 不可一业不专,也不可只专一业。现代的社会需要“通才”,而“通才”只有在“专才”的基础之上才会有意义。对于知识,我们要有一种仰望的姿态,大学的丰富也恰恰就是能使我们认清自身的不足。因此,以认真的态度汲取知识,在读大学期间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以免到工作时方恨学识浅薄。在学习课程之余,也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个“大学的心脏”,不再局限于有用或是无用这种功利性思维,而在慢慢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