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拉第的贡献.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拉第的贡献.doc

法拉第的贡献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是一位具有深刻物理思想的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电磁学领域,法拉第对电磁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验研究,对电磁作用提出了近距作用的物理解释,做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研究和解释。法拉第是电磁场理论的创始者和奠基者,他的工作为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法拉第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有非凡的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加上足智多谋的实验才能和工作热情,他还具有一些健全的哲学思想。他的深刻的几何学上和空间上的洞察力、以及善于持久的思考能力,正好补偿了他的数学上的不足。但由于他丰富和敏捷的想象力,使他难于和别人进行学术交往,因而他没有直接的学生和合作者,他的工作方法,特别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都妨碍他建立自己的学派。 1、法拉第的初期经历 迈克尔·法拉第(Farady Mochool,1791~1867Davy)做听写员,记录整理戴维的讲演。1813年2月,适逢皇家研究院空出一个实验室助理的职位,经戴维推荐,法拉第获得了这个职位,成为戴维的助手,从此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献身科学的历程。在1830年前,法拉第主要是以化学家的形象被科学界而知晓。那时他已成为很有成就的专业分析化学家和实验顾问,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坚实的科学成就已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但法拉第最伟大的发现时期是在1830年到1839年,这使他成为电学发现史上第一流的科学家。 1820年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揭示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彼此独立的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奥斯特的发现震动了学术界,迎来了硕果累累的19世纪20年代,比奥-萨伐尔定律、安培定律、欧姆定律相继确立,电磁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是,从发现电流磁效应之日起,人们便关心它的逆效应:磁的电效应。法拉第坚信,电与磁的关系必须被推广,如果电流能产生磁场,磁场也一定能够产生电流。基于这种想法,1824年法拉第把强磁铁放在线圈内,在线圈附近放小磁针,结果小磁针并不偏转,表明线圈并未因其中放了强磁铁而产生感应电流。1825年法拉第把导线回路放在另一通以强电流的回路附近,期望在导线回路中能感应出电流,也没有任何结果。1828年法拉第又设计了专门的装置,使导线回路和磁铁处于不同位置,仍然未见导线回路中产生电流。电流、运动、磁场之间存在联系的概念,其它研究者已都模糊地感觉到了,法拉第对此冥思苦索了十年,他做过许多次实验,但都失败了。 2、其它科学家的工作 从1820年开始的漫长探索期间,电磁感应现象也并非隐埋深山,有好几位科学家已到达成功的边缘。1822年,阿拉戈在英国格林尼治的一个小山上测量地磁强度时偶然发现,磁针附近的金属物体对磁针的振动有阻尼作用。这就是电磁阻尼现象。由此,阿拉戈猜想,是否存在电磁阻尼现象的逆效应——电磁驱动现象,即旋转的金属盘能否带动附近的磁针转动。1824年,阿拉戈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铜盘装在一个垂直轴上,使之可以自由旋转,再在铜盘上方自由悬吊一根磁针,悬丝柔软,以致磁针旋转多圈仍不产生明显的扭力。阿拉戈发现,当铜盘旋转时,磁针跟随着一起旋转,但有所滞后,即两者的旋转异步而非同步。反之,如果使一金属圆盘紧靠磁铁的两极而不接触,则当磁铁旋转起来时,圆盘亦将跟随着磁铁旋转起来,并且两者的旋转也是异步的,即圆盘的转速小于磁铁的转速。这就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阿拉戈圆盘实验”,它显示的是电磁驱动现象。其实电磁阻尼现象和电磁驱动现象都是由涡流引起的,都是典型的电磁感应现象。但在当时,由于这两种现象都没有直接表现为感应电流,因而未能把它们与寻觅已久的电磁感应现象联系起来,只感到它们是无从理解的新现象。当时,也曾有人试图用已知的电磁理论予以解释,但都没有成功。阿拉戈圆盘实验震动了欧洲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把它称之为“非凡的实验”。阿拉戈因圆盘实验荣获1825年的科普莱(Copley)金质奖章。直到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阿拉戈圆盘实验的本质才被揭示,得到了正确的解释。 1823年,日内瓦年轻科学家科拉顿(Collcdon J D,1802—1892)做了一个重要的、本来可以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却令人遗憾的以失败告终。科拉顿实验十分简单,他把磁铁插人螺线管中或从其中拔出,想看看由此闭合的螺线管线圈中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然而,由于当时还没有磁电式电流计,导线中是否有电流,需通过在其附近平行放置的小磁针是否偏转来检验。或许是为了避免磁铁棒插入或拔出时对磁针的影响,科拉顿以长导线与螺线管相连,把螺线管和长导线的一端放在屋内,而把长导线的另一端与检验其中是否存在电流的小磁针置于邻屋内,两屋之间挖一小洞,长导线穿过小洞到达与之平行的小磁针附近又再返回与螺线管构成闭合回路。由于没有助手,科拉顿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