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_空间_和_动力_双重因素分解_高帆.pdf
经济科学·2012 年第5期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空间”和“动力”
双重因素分解
高 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 200433 )
摘 要: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方法研究了 1978-2009 年中国31 个省份经济差距的变
动趋势和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以1990 年和2003 年为拐点,地区经济差距呈现出先缩减、
后扩大、再缩减的“N”型变动趋势。在空间意义上,组内差距对地区差距变动的贡献度
从77.49%降至39.20% ,而组间差距的贡献度则从22.51%增至60.80% ,组间差距越来越取
代组内差距而成为地区差距变动的决定性因素;在动力意义上,1978-2009 年,资本产出
比、资本劳动比和劳动参与率对地区差距的贡献率分别为70.00%、18.72%和 11.28%,资
本产出比是引致地区差距变动的关键性因素,但 1990 年之后资本劳动比和劳动参与率的
贡献度逐步上升。在不同时段,导致地区差距变动的“空间”因素和“动力”因素具有差
异性,这导源于我国体制转轨的渐进特征以及要素供求的持续转变。基于上述结论可以有
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区经济差距 泰尔指数 空间分解 成因分解 资本产出比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且这种高速增长几乎发生
在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下文统称为“省份”)。然而,由于初始条件和增长速度存在
着差异,中国各省份的经济发展仍具有不均衡特征。普遍的高速增长和显著的发展差距构
成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图景”,而地区差距的显著性和演变特征会对经济社会持
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前,在经济增长中缩减地区差距也已成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重
要目标,而确立地区经济政策需要精准地理解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内在机理。
在学术界,中国地区差距问题始终是诸多文献探究的一个主题。就内容而言,众多研
究基于 Barro,R.和 Sala-i-Martin,X. (1997)的收敛分析法或 Silverman, B.W. (1986)的核
密度估算法,利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对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
示:改革开放之后,以 1990 年为拐点,我国地区差距呈现出先缩减、后扩散的“U”型趋
势(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2004 ;高帆、石磊,2009 ),也有文献指出2004 年之后地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CJL03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ECT
-11-0105 )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编号:10JHQ024)的阶段性成果。
5
区差距具有相对缩减的态势(刘树成、张晓晶,2007 )。探究地区差距问题不仅要关注差
距是“如何”变动的,更要回答差距是“因何”变动的。基于此,现有文献力图从两个视
角揭示地区差距的变动成因:
一是在“空间”意义上,使用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对总体地区差
距的影响程度。例如:彭国华(2006 )认为中国地区经济只有较弱的收敛性,除了东部收
敛趋势程度增强之外,全国总体、中部和西部的收敛力度都在减小。黄涛、胡宜国、胡宜
朝(2006 )利用 1991-2002 年 30 个省份的数据分析指出:东中西部的差异是中国地区差距
的主要表现,区域内部差距不是引致地区差距的关键成因。刘金全、隋建利、闫超(2009 )
检验了 1952-2006 年我国东中西部人均 GDP 的收敛性,指出三大区域具有显著的收敛性特
征,但在不同时期各区域的敛散程度是有差异的。此外,洪兴建(2010 )指出 1978-2008
年中国 8 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对地区差距的贡献率从 78%升至 90% 。
二是在“动力”意义上,利用要素核算法等方法测度不同驱动因素对中国地区差距演
变的影响程度。地区差距变动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已有文献分别强调了劳动
力流动(许召元、李善同,2008 )、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万广华、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_兴趣_与_实存___行为的理由_与_直观的经验对象_——对康德美学第一契机的重新解读.pdf
- _建筑方案验证_方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应用研究_罗镔.pdf
- _最小差异化原则_还是_最大差异化原则_兼论Hotelling模型及其发展.pdf
- _水系原则_一种追溯校史的视角_蔡言厚.pdf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慢性轻度应激鼠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pdf
- 《Elastik的安装方法》罗英杰著.pdf
- 《仙变》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技巧.pdf
- 《传递过程导论》复习资料(修改版).pdf
- 《神鬼幻想》宠物选择与重生的重要性.pdf
- 【学霸分享】2016年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真题重点解析.pdf
最近下载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提升练习.pdf VIP
- 《机房改造方案(老通信机房改造)》.doc VIP
- 抖音直播运营直播策划全案PPT.pptx VIP
- 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管理办法 - 工程监理.docx
- 湖南省衡阳市数学小升初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docx VIP
- 1 迷娘(之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稿(优选3篇).pdf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 缠论108课配图课文缠中说禅 统一格式高清配图02a.pptx VIP
- 股票投资秘籍缠论108课.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