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皮肤、血液同步微透析技术的丹皮酚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pdfVIP

基于皮肤、血液同步微透析技术的丹皮酚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皮肤、血液同步微透析技术的丹皮酚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1,2 1 2 1* 2 * 刘继勇 ,韩盈 ,王峥涛 ,胡晋红 ,陈凯先 (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433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上海 201210 ) 摘要 目的: 研究丹皮酚各给药体系经皮给药后在皮肤和血液中不同的代谢特征,为中药经 皮给药药效评价提供不同于 “血药浓度” 指标的新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皮肤、血液双位点 同步微透析体系,采用微透析结合LC/MS 技术测定丹皮酚微乳、微乳凝胶及市售丹皮酚软膏 在大鼠皮肤、血液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对其药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液相色谱 条件为:色谱柱:XTerraR MS C18 柱,(2.1mm×150 mm,5µm);流动相:甲醇:水 (85 ∶ 15);流速:0.3mL/min 。质谱条件为:ESI 源;负离子模式检测,丹皮酚:m/z= 122;毛细 管电压为4000V;干燥气流速为8L/min ;干燥气温度为350℃;雾化器压力为40psi;裂解器 电压为105eV;碰撞能量为20 。丹皮酚在5.25~2100n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丹皮酚线性 探针体内回收率(Rin vivo )为69.7%±4.8%,同心圆探针体内回收率为51.6%±7.2%。大鼠腹部 脱毛,分别给予丹皮酚微乳(含1%丹皮酚)、微乳凝胶、市售丹皮酚软膏,以PBS (pH7.4 ) 溶液作为灌流液,灌流速度为5µL/min ,每隔20min 收集1 次微透析样品,共收集12h ,透析 液采用LC/MS 进行测定。结果:皮肤药动学结果表明丹皮酚微乳、微乳凝胶与软膏相比,显 著提高了药物在皮肤组织中的浓度,具有更好的透皮效果和局部治疗作用。血液药动学结果 表明微乳凝胶与市售软膏具有相近的生物利用度,但微乳凝胶具有更平稳的血药浓度,有效 的降低了药物的全身副作用。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微透析/LC-MS 联用技术能够在体、同步、 实时监测大鼠皮肤、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为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丹皮酚,微乳,微乳凝胶,微透析技术,经皮给药 The pharmacokinetics study of Paeonal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 based on the skin-blood synchronous microdialysis technique 1,2 1 2 1* 2 * LIU Ji-Yong , HAN Ying , WANG Zhen-Tao , HU Jin-Hong , CHEN Kai-Xian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anghai Hospital,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2. Th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0033 ) [作者简介] :刘继勇(1976- ),男(汉族),博士,讲师。E-mail:liujiyong999@ 。 * 通讯作者:陈凯先教授,E-mail: kxchen@ ;胡晋红教授,E-mail: hujh@ 。 Abstracts Objects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courses of Paeonal microemulsion, microemulsion based gels and marketed Paeonal ointment s by the skin-blood synchronous microdialysis technique in this study. Methods: The conditions of HPLC a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