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他论坛 浅析李白的慕谢之思 韩梅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400715 摘要:唐宋之际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有遭贬的惨痛经历,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包含着强烈的 生命意识的呐喊与抗争.李白的慕谢之作大部分完成于他政治受挫的安史之乱以后,这种贬谪之 作中所反映的无疑是一个政治失意、落魄厌世的悲剧形象.李白借以对谢安追慕之思不同方面的 表达,分别从江左风流、谢安功业、高卧待时三个不同方面,完整的影射出自我的内心以及对政 治理想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李白;贬谪;谢安;慕谢之思; 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在其政治境遇中大多经历过贬谪的不幸 内心作激烈的交战。”【4】李白的慕谢不仅表达了他对谢安功业
遭遇。“贬谪既是诗人偶便经历过的一种刻骨铭心的人生境遇, 的极力追慕以及借其功业折射自身强烈的政治愿望,同时也以 魏晋名士之自由归隐的生活来宣扬自我避世独立的心绪。 ‘发乎情’的诗歌,就必然与贬谪有着必然的联系。”[1]唐代
士人多是如此,在这些贬谪诗人当中,“诗仙”李白应属较特 三.避世归隐、踌躇满志——高卧待时
殊的一位。作为游侠、道教徒、纵横家、狂士,李白独立孤傲、 自屈原、宋玉以来,文人笔下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体式。妞
信仰自由,却免不了因为强烈的从政抱负羁绊了自由的脚步。 陶渊明、杜甫、自居易、刘禹锡、张孝祥、苏轼等大部分文人
身处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影响极大的盛唐时期,“在江东名士中, 都曾有过贬官的经历,也都曾在遭贬之际将自己的内心体悟发
李白最崇尚谢安的人格风采,欣赏他的任情放达不到俗陈为怀 于言表。“不同的贬谪情况使诗人的情绪因时因地而表现出不 同的层面:自叹沦落者偏重于哀,愤激不平者偏重于怨。或者哀
的高世情韵。”『2]p34l究其关于谢安的作品,无不映射出其在
政治失意时的内心的苦闷与坚强。 怨兼之。”【5】《世说新语·排调》云: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 一、寄情山水,崇尚自由——江左风流 加之谢安晚年功高遭嫉,内心深处必有无法言说之痛楚。于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困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 谢安的归隐也就进一步代表了避世、待时之意。李白有云“东
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 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粱园吟》 “谢安终一起,
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论 世说新语 和晋人的美》 相与济苍生。” 《送裴十八图南山二首》其二 “谈笑遏横流,
风流名士谢安是魏晋士大夫整体风范的代表,他生性聪敏,追 苍生望斯存。” 《登冶城西北谢安墩》 李白长安失意后的
求自由,寄情山水,功成名就。他的风度、思想、狂傲自负、 政治苦闷多以此来排遗。这种隐居之念不仅与李白不走科举的
志存高远、隐居待时、功成身退使其成为历史上很受后人敬仰、 入世之途相符合,并进一步反映出李白高卧待时行为中隐含的
追慕的名士之一。“李白诗文中推崇谢安、自比谢安最为频繁 对政治理想的矢志不渝。
的时期是安史之乱以后。”[3】李白曾两次步入仕途却冈傲岸狂 “由于专制制度的严酷性,大量忠义之士数度遭贬乃至成
放的个性屡遭谗害。安史乱起,误入永王磷幕府以至于晚年被 为一种社会现象。”【6】在谢安的身上,李白所寄予的不只是对
流放至夜郎。仕途的坎坷加之不幸被流贬的事实对于以“奋其 功业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对时机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折射
智能,愿为辅弼”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为既定目标的 出李白自身壮志难酬的悲哀、屡遭弹劾的不兴、国势衰颓的感
李白来说,必定是沉重一击。李自在其创作中屡屡借对谢安的 伤。古代文士中的慕谢情结涵盖甚远,如:著名词人苏轼曾写
羡慕之情抒发着自己至死不渝的人生理想。如“我今携谢妓, 下了悼念谢安的著作“约他年,东海还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长啸绝人群。” 《忆东山二首》其二 “安石东山三十春,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等等。一代英雄词人辛弃疾
傲然携妓出风尘。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 《出 也曾慨叹道“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
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 立言要步谢安之后尘:而“谢公正要 名都付与,长日唯消棋局。”又如陈子昂的《登蓟丘楼送贾兵
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示金陵子》 “南固新风酒, 曹入都》“东山宿营意,北征非我心。辜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东llJ小妓歌” ‘初妓金陵子呈户六四首》 这种饮酒歌舞、王维的《送张五归山》“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
狎妓作赋、寄情山水自由飘逸正像李白所一直追求的人生方式 去,岂令心事违。”自居易的《题东山障子》“唯有风流谢安石,
和生活态度。不仅如此,作为魏晋时期的名士,谢安因其在当 拂衣携妓入东山。”这种种慕谢之思所展现的谢安,也就不只
时的特殊地位而造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