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html
年产17吨青霉素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第一部分 青霉素的发酵工艺
1.菌种
最早发现产生青霉素的原始菌种得英国科学家茀莱明分离的点青霉,合成能力低下,沉没培养时只能产生2U/mL,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后来找到另一种生产能力较强且适合液体深层培养的产黄青霉菌种,并再经X射线、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生产能力较高的菌种,生产能力可达1000一1500U/mL。顾名思义,产黄青霉容易产生大量的黄色素,且分离时不易除去,故再将此菌进一步诱变处理,使其产生黄色素的能力丧失后,才成为世界通用的生产菌种。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为青霉素菌种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契机,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和发酵工艺的改进,使当今世界青霉素工业发酵水平已达85000U/mL以上。
国内大多数生产厂都采用绿孢子丝状菌。细胞生长发育分为6期:Ⅰ-Ⅲ长菌丝为主;Ⅲ-Ⅴ合成产物为主;Ⅵ放罐。
青霉素生产中,菌种是活的灵魂,对菌种的保藏至关重要。国内生产厂家一般在真空干燥状态下保存其分生孢子。也可用甘油或乳糖溶液作悬浮剂,在一70℃冰箱或液氮中保存孢子悬浮液或营养菌丝体。由于分生孢子在保存过程中较营养菌丝体更易变异,故保存营养菌丝是青霉素生产菌种保存的首选。
2.青霉素发酵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及过程控制(1)丝状菌三级发酵工艺流程冷冻管(25°C,孢子培养,7天)——斜面母瓶(25°C,孢子培养,7天)——大米孢子(26°C,种子培养56h,1:1.5vvm)——一级种子培养液(27°C,种子培养,24h,1:1.5vvm)——二级种子培养液(27~26°C,发酵,7天,1:0.95vvm)——发酵液。(斜面孢子和米孢子)为目的;种子培养以获得大量健壮的营养菌丝体(种子罐培养)为目的。孢子和种子质量对青霉素的产量有直接影响,必须对其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严格控制。
(2) 工艺要点
a 生产孢子的制备 斜面孢子培养基:甘油、葡萄糖和蛋白胨。孢子培养基:大米或小米固体培养基,培养条件是在无菌条件下25℃培养7天。成熟的孢子进行真空干燥后,低温保存备用。
b 生产种子的制备 青霉素生产种子常用二级种子罐培养。第一级种子罐接入孢子,接种量为每立方米培养基不少于200亿孢子。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浆、乳糖和葡萄糖等。培养条件为27±1℃培养40h 图2—2 青霉素生产一般流程图
左右,控制通气量为1:3m3/(m3?min),搅拌转速为300~350r/min。一级种子培养温度高于青霉菌的生长和生产温度,主要是为了促进孢子的萌发。
二级种子培养时接入10%一级种子,以葡萄糖和玉米浆等为培养基,培养温度25±1℃,培养时间10~14h,通风比(1:1)~(1:5) m3/(m3?min),搅拌转速为250~280r/min。
种子质量要求:菌丝稠密,菌丝结团很少,菌丝粗壮,有中小空胞。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达到对数生长期时菌丝体量的培增时间约为6~7h。菌种保存时间过长、上一级种子生长不良、原材料质量发生波动等,都将影响菌体生长速度,使倍增时间延长。在工业生产中,培养条件及原材料质量均应严格控制,以保持种子质量的稳定性。
c 发酵生产 发酵以葡萄糖、花生饼粉、麸质水、尿素、硝酸铵、硫代硫酸钠、苯乙酰胺和碳酸钙为培养基。发酵阶段的工艺要求见表2一1。
对于分批发酵来说,这一过程又分为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菌丝体快速大量生长。由生长阶段转入产物合成阶段的必要条件是菌丝体的比生长速率降低到一个合适的水平,这可通过降低葡萄糖浓度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为了维持青霉素的持续合成能力,在合成阶段,需要维持菌丝体处于最低比生长速率。在转入合成阶段时,菌丝浓度不宜过高,以确保生产期菌丝体浓度有继续增加的余地。
发酵时的接种量约为20%,发酵温度先期为26℃后期为24℃,通气量为1:(0.8~1.2) m3/(m3?min),搅拌速度为150~200r/min。
表2一1 青霉素发酵的一般工艺要求
①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流量。
发酵过程必须适当加糖,并补充氮、硫和前体。加糖时要控制好残糖量,前期和中期约控制在0.3~0.6%范围内,加入量主要决定于耗糖速度、pH值变化、菌丝量及培养液体积。
pH值控制:一般,前期60h内维持pH值6.8~7.2,以后稳定在6.5左右。部分菌种,例如产黄青霉绿色孢子,最适pH值则始终在6.4~6.5范围内,高于7.0或低于6.0则出现代谢异常,青霉素产量显著下降。
泡沫控制:前期泡沫主要是花生饼粉和麸质水引起的,在前期泡沫多的情况下,菌丝体需氧量也低,可通过间歇搅拌来控制;中期泡沫可通过加油(消泡剂)来控制,必要时可略为降低通气量,但搅拌必须开足,否则会影响菌体呼吸。发酵后期产泡沫的量一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大河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高清版)DB42∕T 949-2014 《蔬菜净菜加工和包装技术规范》.pdf VIP
- 建筑工程领域AI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AI in AEC.docx
-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项目三 认识智能制造设计技术.docx VIP
- 新能源全面入市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136号文政策解读-13页.docx
- 口腔正畸工艺技术教案.docx VIP
- 《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doc VIP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散货码头.docx VIP
- 高压高含硫气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pdf
- 食品经营许可知识测试题及答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