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文学史”之后的余秋雨之“文化散文”.pdfVIP

“重写文学史”之后的余秋雨之“文化散文”.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7 卷第 3 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 年 5 月 Vol.3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5 “重写文学史”之后的余秋雨之“文化散文” 韦薇晓,林业锦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 摘 要:余秋雨“文化散文”在20 世纪80 年代进入人们的视野,随后在宣讨声中落幕,但是作为一个时 期的文学现象,与“重写文学史”的反思潮流存在着相呼应的联系。梳理其中关系,并结合“重写文学史”思 潮对散文的研究规范及散文文体的发展现状作介绍。 关键词:文学史;文化散文;去政治化;文学性;叙事模式 I206.7 A 1009-9115(2015)03-0063-03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3.016 Yu Qiu-Yu’s “Cultural Prose” in “Re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WEI Wei-xiao, LIN ye-jin (School of Literatur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7, China) Abstract: Yu’s “cultural prose” in the eighties came into view and declared to an end in critical comments. But as a literary phenomenon, it echoes the reflective tide of “Re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re analyzed, combining with “Re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thought’s regulation function on the prose. Key Words: history of literature; cultural prose; depoliticized; literature; narrative mode 一、重写文学史的发端以及对于散文的研究 有了新的发展,并且逐渐树立了新的散文观。钱理群、 对于“重写文学史”的起始点,文艺理论家们众说 王得后的《论鲁迅的散文》研究中,明显看出“重写文 纷纭。有的文艺理论家把“重写文学史”追溯到 1978 学史”思潮的“去政治化”倾向。“大致说来,他(鲁 年前后对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文化大革命” 迅)的小说与杂文偏于‘为别人’与‘为敌人’,而他 左倾思想路线的否定,正如陈思和提出:“‘重写文学 的散文(特别是其中的散文诗)是更偏于 ‘为自己’的”, 史’……在当时是出于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实际上却 而这样“为自己”的散文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赞赏,散 标志了一场重要的学术革命。”[1] 1985 年 4 月在北京西 文得以区别于其他的文体,也就是说获得了一种“独立 郊的万寿寺召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 的地位与价值”[2] ,比之鲁迅的小说与杂文,“它更多 会上介绍了钱理群、黄子平和陈平原三人共同提出的关 地、也更直接地‘说出’鲁迅真正所想,显示只属于鲁 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设想。这次座谈会召开后几 迅的‘黑暗’思想,‘

文档评论(0)

shaoyif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