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训练.docVIP

2015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训练.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训练.doc

14届高考历史复习3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它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张之洞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2)正确。理由:北魏统一北方,一方面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另一方面民族矛盾尖锐;通过迁都、一系列汉化(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等)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均为宋徽宗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 ——脱脱《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熙宁、元丰年号合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1)材料一中朱熹和《宋史》作者认为北宋灭亡与王安石变法有何联系?其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何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持这一态度的深层次原因。 答案:(1)他们都认为王安石变法导致了北宋灭亡。其实质是把北宋灭亡的责任归结到王安石个人身上,从而推脱最高统治者的责任。 (2)态度: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非常肯定。深层次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深重;梁启超等人主张通过变法改良使中国强大,以挽救民族危机。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好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为此进行的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二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 解析:第(1)问,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俄国与欧洲主要国家的差距;结合所学知识,俄国为缩小差距,维护统治,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第(2)问,注意从政治角度来分析,注意“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信息。 答案:(1)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1861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或: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俄国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