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保护2l世纪展挚
;上j三、。j 国内外大豆锈病研究新进展①
费甫华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宜昌443004)
摘要火豆锈病为垒球躔、气传、专性寄生病害,首次研究报道至今已近一个世纪,本文
对近30年来大豆锈病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饲点墨嬖窭逝垂鼢一。n,?ii”;。争悖i囊§坦ii
大豆锈病(PhakpsorapaehyrhiziSydow)属}E界性、气传、专性寄生病害,是我国
南方大豆上的重要病害之一『l-2…。1902年日本Nakanishiki首次在大豆上报道其病原“j。
近30年来随着大豆锈病H益猖獗,固际上以弧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AVRDC)国际大豆
锈病协作组(IWGSR)为首,国内在农业部领导下由中阳农科院油料所牵头,组织广西与
江西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及湖北省宜昌市农科所等
单位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研究,在大豆锈病病原、分布、寄主、流行、抗病机理、
抗性遗传与鉴定,以及综台防治等方而,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简要综述如下。
l 火厦锈病的分前i与危害
1 1分布
截止1992年世界已报道大豆锈病或发现该病原的闻家和地区有噩洲(如中国、日本、
印度等)、非洲(如刚果、埃塞俄比亚、加纳、几内亚等)欧洲(原苏联远东地区)、美
洲(盘¨阿根廷、巴西、古巴、美国佐治亚州等)、火洋洲(如澳大利亚等)的39个国家
和地区11,3’o…。我国截止1996年主要分布在吉林、河北、四川,云南、安徽、江西、
江苏.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湖北、河南、浙江、陕西、贵州、甘肃.山东、
山西等23个省份,巨有从南向北发展蔓延的趋势f1。8。”.
1 2危害损失
Yang,c.Y.1977),豫洲和大洋洲的澳大利弧病害又蘑二1=其他国家:从国内来讲,南方
J,我国常
大豆锈病又重于北方。全世界大豆产区产量冈大豆锈摘损失10%~80%不等m
年损失10%~30%,部分田块达到SO%以上二,早】9j发病甚至造成绝收【1’”’川。目前该
病在皿洲产区为害日益猖獗,在南美和北美、也给大甄生产造成r极大威胁,大豆主产
国之一的黄国,目前该病尚未流行,但当地的气候条f乍适合于该病的发展,美农经学家Fred
大豆锈病一旦在美国流行,全美大豆生产每年可能造成约72亿美元的损失『1“。
①水奠承蒙’#巾农业火学植保系埘授繁{;【疆一{慨I.巾{q赴犯皖油料疔r琏+弘倥筇’宄员受泉。F-}I研究员提供部分资}:},在此一
潍裂珊意。
赞甫华:国内外大豆锈病研究新进展 95
2大疆锈病病原分类地似、肜态学及生物一芦特·H:
2.1病原学名变迁及分类地位
自从发现该病原一直到60年代初,由于冬孢于问题及人为因索造成了分类上的混乱,
(1982)、Cummins(1978)、F1gI.。i
俊(1980)等经过反复比较研究确认大竖锈病只有一种病原.即为Phakcpsora
pac以,rhizi
Syciow(豆薯层锈菌),根据^1
J。
Phakcpsora(层锈菌属)11
2 2病原形态学
迄今为止,在自然条件下,大豆锈菌只产牛夏抱于羽l冬孢予。大再锈菌的夏孢f堆
可同时出现在叶片两面,直径100~2009m,侧丝基部联台,形成~个钟形哥盖物,盈他
子透明到黄褐色或棕褐色,成熟的夏孢于近圆形、椭圆形成妊椭嘲形,亦有梨形,大小
黑色,冬孢子大多数棒状、长椭圆形或角状,大小为20~3SHin×8~1j}iml“i“。
2 3夏孢子的生物学特性
没有大的增加m’,可见必要的雨露J“j对大豆锈病菌夏他r的萌发经入及病害发生发展|+
分重要:关于夏孢子萌发’jpi{值关系,谈字俊等(1986)研究认为pil2.2~1c)范围内夏
孢子均能萌发,最高萌发苹的pfl为5~6,pH高于6或低{ij时萌发率逐渐下降:光照
对夏孢子萌发有较大影响,夏孢子在直射阳光下不萌发,散射光下能萌发,黑暗中萌发
率最高,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