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细菌群落演替规律研究.pdf
第33卷第3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V01.33No.3
2Q!!生三旦 』Q型曼盟垒垦Q!旦垒Q!塑Q盟Q曼丛垒垦堕盟!!垦垦塑堕! 丛盟:垫!!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细菌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张虹,任国领,曲丽娜,丁海燕,张莹,黄永红
(大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要:应用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微生物调剖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从大庆油
田聚驱油藏样品中提取总DNA,扩增其16SrDNA片段,PCR—DGGE实验,通过切胶测序分析研究了细菌群落结构
演替规律。微生物调剖试验结果显示,日产液下降3吨,日产油量提高11吨,含水量下降4吨。PCR—DGGE结果
显示,北一2—4一P49主要的优势种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梭菌属
(Clostridiabacterium)、热微菌属(Thermomicrobiumbacterium)和一些未知菌属。细菌
sp.)、厚壁菌属(Firmicutes
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变化较大。对微生物调剖前后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可以为微生物采油过程提供技术指导和
实际参考。
关键词:聚驱后油藏;细菌群落结构;PCR—DGGE;优势菌群;微生物调剖
作者简介:张虹(1964一),女,黑龙江绥化人,大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从事微生物采油研究。
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dqc一2009一sc—ky001)。
O引言
聚合物驱油技术对大庆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聚驱后油藏如何提高
原油采收率已经成为困扰大庆油田发展的问题之一。耗资少、能源消耗少、投入产出高、直接利用微生物
enhancedoil
菌种和对环境无污染的微生物采油技术(Microbial
研究热点。目前,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已经进入矿场实验阶段,但该技术仍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尚
未解决,即对微生物采油过程中菌群结构演替规律分析不够旧J。基于16SrDNA基因的微生物分子生态
学技术,研究油藏环境中的微生物突破传统培养方法认知和研究微生物的局限性,应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方法研究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报道也日益增多【3j。Huang等H1利用构建16S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研
V
究大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群多样性;OrphanJ等b1建立16SrDNA克隆文库与富集培
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加利福尼亚某高温油藏中微生物的多样性;SheYH等哺1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
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原油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群多样性。
落结构和优势种群变化规律,以及主要的采油功能菌,为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微生物采油技术现场试验提
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指导。
1材料和方法
1.1样品来源和油藏特征
北一2—4一P49油井位于大庆油田北二西西块聚合物驱后区块,砂岩厚度、有效厚度、地层系数、静压分
别为24.6m、15.7m、15.57、12.13MPa。
90
万方数据
1.2买验方法
1.2.1样品采集及微生物群落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样品采集和基因组DNA的提取按文献[7]进行,基因组储存在一20℃备用。
1.2.2PCR—DGGE
rDNA引物为大多数细菌16SrDNA通
PCR扩增:从油藏微生物基因组DNA扩增用于DGGE的16S
用引物为BSF338/BSR534[8],扩增产物片段长约为200
Premix
TaqVERSION,0.75灿正向引物(25mmol/L),0.75止反向引物(25mmol/p,L)和适量超纯水
min,循环过程为:94℃,1min,30s;54oC,1min,30
(补足25止)。PCR扩增反应条件:95℃,预变性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口虎峪中元古界大红峪组混积岩系的层序地层划分——海侵砂岩中的微生物席碎片简介.pdf
- 南太湖入湖口蓝藻生物量与TN、TP的年变化特征及相关性研究.pdf
- 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前沿领域.pdf
- 南沙群岛北部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夏季渔业生物学研究.pdf
- 南雄盆地大塘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剖面研究.pdf
- 卟啉化合物作为主体分子对生物活性分子的识别作用.pdf
- 卡马西平降解菌的筛选分离及其降解机理.pdf
- 印染废水处理剂的进展.pdf
-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特性及在硫酸镁混凝过程中的去除行为.pdf
- 即食熟肉微生物限量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