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两栖纲.doc
两栖纲(Amphibia)
1。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首次登陆的类群,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是脊椎动物进化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2。从水生到陆生面临的主要矛盾
1)生活介质与气体交换器官的矛盾
2)浮力消失与动物体承重的矛盾
3)空气湿度减少与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矛盾
两栖类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
16.1.1 外部形态
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尾、四肢四部分
三类基本体型:
1)蚓螈型(无足类)
2)鲵螈型(有尾类)
3)蛙蟾型(无尾类)
头部:
口裂宽阔
眼大凸出,具活动眼睑
外鼻孔1对,具鼻瓣
鼓膜:位于眼后
外声囊:咽壁扩展形成
单个或1对
口腔内:内鼻孔,耳咽
管孔,食道口,喉门,
声囊孔
躯干部:从颅骨后缘至泄殖腔的部分
背面光滑或粗糙
尾部:尾侧扁,为游泳器官
四肢:前肢短小,4指,指间无蹼,支撑
后肢强健,5趾,趾间具蹼,游泳
跳跃,有的指趾端具吸盘
16.1.2 皮肤
表皮:
角质层:富粘液,透水透气
生发层:多层柱状上皮细胞
粘液腺:多细胞泡状腺,腺体部下沉于真
皮层,以管道通至体表
毒腺:粘液腺转化而成
真皮:
海棉层:疏松结缔组织,各种粘液腺分布
致密层:致密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分布
色素细胞:
皮肤的结构有利于呼吸和减少体内水分散失,同时也可以通过蒸发冷却降低体温。
16.1.3消化系统—觅食与营养
消化道:
口腔:颌齿、犁骨齿,多出性同型齿
舌:由舌骨+舌肌构成,捕食器官
颌间腺:分泌粘液,润滑口腔
咽:短小
食道:短管状
胃:贲门+幽门,位于体腔左侧
小肠:十二指肠+回肠
大肠(直肠):短而直
泄殖腔
泄殖腔孔
消化腺:
肝脏:2-3叶,胆囊位于其中,有总胆管
通十二指肠,分泌胆汁
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胰管汇
入总胆管,分泌胰液
消化管内壁纵褶:其中以胃壁和小肠前
段的纵褶发达。胃壁纵褶的功能
相当于未分化的胃腺,可分泌胃
蛋白酶和盐酸。
食性:成体以小动物为食,幼体杂食
部分蛙类可用舌主动捕食
16.1.4 排泄系统—渗透调节和排泄
肾脏
肾脏(中肾)1对,外缘各连接1条输尿管(中肾管),向后通入泄殖腔
在雌性,中肾管仅作输尿之用,在雄性,中肾管除输送尿液之外,还兼做输精管之用。
膀胱:
膀胱在发生上属于泄殖腔膀胱(cloacal
bladder), 系由泄殖腔腹壁突出而成。
功能:贮存尿液,重吸收水分。
排泄系统的渗透压调节功能
肾单位过滤能力强,可排出从体表进入体液中的过量水分。膀胱的重吸收可减少体表蒸发的水分散失。
排泄器官对陆生生活的适应尚不完善
16.1.5 运动
运动方式
无足类:钻掘
有尾类:依靠尾游泳,四肢爬行
无尾类:水中游泳,陆地跳行
肌肉系统:肌肉分节模糊,躯体肌肉减少,附肢肌肉增加,无尾类后肢肌肉特别发达
骨骼系统
1.头骨
1)宽扁,脑腔狭小,枕踝2个。
2)骨化程度低,骨块数目少。
2.脊柱:椎体前凹或后凹型
颈椎(寰椎):1枚,与头骨
的枕踝相关节。
躯干椎:7枚,前后相关节
荐椎:1枚,与腰带的髂骨相
关节。
3.带骨和肢骨
1)肩带:不直接连于脊柱和头骨
2)腰带:以髂骨直接与荐椎的横突相连。
3)前肢和后肢骨骼骨化不完全。
无尾类桡骨与尺骨愈合,胫骨
与腓骨愈合。
4)出现骨化不完全的胸骨
4.左右肩带连接方式
1)弧胸型:两肩带以喙部在腹面叠合,可左右滑动。有尾类、原始无尾类
2)固胸型:两肩带在腹中线坚固愈合,不可滑动。高等无尾类
16.1.6 呼吸系统
幼体用鳃呼吸
早期3对外鳃位于头部两侧
无尾类后出现4对内鳃,变态登陆后内鳃消失,以肺呼吸。
呼吸系统结构
鼻、口腔、喉门、喉头气管室、气管、肺
喉头气管室:1对杓状软骨+1个环状软骨
声囊和声带:部分能发声的无尾类
肺:由网状隔膜分割成许多肺泡
辅助呼吸
1)皮肤呼吸:约占气体交换量的40%
2)口腔粘膜呼吸:约占气体交换量的10%
呼吸动作:口咽式呼吸
16.1.7 循环系统
1.血管系统
心脏
心室1个,壁厚
心房2个,壁薄
静脉窦,接受前大静脉和后大静脉回流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