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行動脈絡中的管理思維 - 管理學院.docVIP

11-3 行動脈絡中的管理思維 - 管理學院.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3 行動脈絡中的管理思維 Karl E,Weick,1983, Managerial Thought in the context of action, In Suresh Srivastva, The Executive Mind,San Francisco: Jossey-Bass,221-242 整理: 蕭聿廷 d9041810 內容摘要 經理人決策看似審慮而後動,但卻看不出他們在思考。一個可能是他們不在工作上思考, 而是在家裡/飛機上/盥洗間中,針對孕育中的提案在任何時點,不外顯地深思數個議題﹔ 其次是在平時,經理人已成功降低不確定性並為未來做好預期與準備,很少發生真正的 難題需要他們真正思考﹔第三種則是作者本文想探討的,即經理人隨時隨地思考,但研 究者囿於線性與科學思考的模式,以為思考是可觀察的而被誤導錯誤的結論。作者認為 思考可在心智外被形成與管理,行動思考同步發生,而不是三明治式的次序發生。 (一) 思維是行動的條件(qualification) 思維以不同份量的熟思/意圖/注意/關心/控制/執拗等不同型式呈現,為回答經理人如 何思考,本文將檢視的是思維的形式而非其在行動外所花時間多少。當經理人以特定 方式來理解世界時,其特定行動(focused action)結果將強化其原先假設(Manning,1980)。 因此說多少有思考的行動 不單指二者同步發生,更強調行動型態與行動後所創造環 境間的關聯與共變性。 過去科學思維強調階段式(steplike)思考模式是不恰當的,問題出在它將Thinking 視為動作性動詞(verb of doing)。Thinking應當作副詞性動詞,它須伴隨特定 行動的發生。思維是行動的條件而非行動本身,它是行為的方式(Lyons,1979,1980;  Ryle,1970,1971)。 動作性動詞:converse/ tour/phone/reconcile/mediate/encourage/fire/sell/buy 非動作性動詞:perish/inherit/ resemble/possess/outlive/forget/know 副詞性動詞:hurry/try/succeed/fail/care/be vigilant(警惕) Ex.開車邊聽音樂是同一件事,開車停下來去唱歌則是兩件事。 Ex.Act thinkingly指注意發生的情況,試圖將情境秩序化,在失去參考指標時改正其 績效。 Jackson(1975)的解決問題啟發法(heuristics),透過寫下問題描述,予以分類(手段/ 結果/目標),並檢視每句陳述是否需要重述或刪除,以此來解決問題。此法重點不在陳 述內容或形式,而是經由鮮有的注意集中,使問題情況改善。 (二) 思考激發(provoke)行動 某些誘因如預設的邏輯,會吸引經理人進入情境中並立刻採取切合實際的行動。面對情境 時,經理人通常假設它是合理的,而以其認知來應對(run the setting),假設的內容正 確性不若其形式及讓經理人願漟混水的事實重要,而行動結果又將強化原預設的合理性。 而先於行動的思考,並非細微分析式的,而是對將發生的次序性的一般性期望。並非經 理人的分析引發次序性,而是經理人先假定情境符合他所理解,賦予情境邏輯,在後續 行動中進而發現他原先預言的邏輯。邏輯的假定愈強,其引發的行動也越強。許多管 理情境是包含缺口(gap)/不連續/缺乏與人事的關聯/無法決定/不確定性等特性,經理 人須以新社會性setting來搭起之間的橋樑,雖他人對此懷有敵意或冷漠以對,但總比 完全不知道將發生何事來的好。 邏輯的假定與管理活動相關的長期樂觀性有關,樂觀則是確信情況將會合理化信 念的外在顯現。理性氣候(Climate of rationality)下,或當對因果關係不確定時, 邏輯的假定會特別顯著與重要,Thompson Tuden(1959)稱之為靈感(Inspiration), 而領敢的啟發是為確認事實。 (三) 思考強化(intensifies)行動。 如同醫生根據患者的症狀選擇處方的開立,而待複診時的新症狀來確認病情並進行新診療 。思考強化行動的結果也不應被高估,不過形成新情境並再回應的過程。如同初診,思考 並不須要具客觀的正確性,那僅是聚焦的過程。圖一為思考性行為產生過程的總合性模 型,多些注意的行動,在預設/行動/結果/意義的迴圈中形成自我強化的連結。四者任一 變數的增加都會強化整個過程。類似自我暗示,當幻想接電話的女生很迷人,開口交談 就更確定自己的推測。管理上,情境基本上都是脫序的,當人們忽略其脫序的現象,而 假定其為井然有序時,情況將會朝此方向改善。 管理實務上的意涵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