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 律 解 释 学 绪论 法律解释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发展 案 例 1976年,有一郭姓作者发表《韩文公、苏东坡给予潮州后人的观感》一文,指称:“韩愈为人尚不脱古人风流才子的怪习气,妻妾之外,不免消磨于风花雪月,曾在潮州染风流病,后误信方士硫磺下补剂,离潮州不久,卒于硫磺中毒。”文章引起韩愈第 39代直系血亲韩思道不满,向“台北地方法院”自诉郭姓作者“诽谤罪”。经法院审理,判郭姓作者诽谤罪成立,处罚金300元。 相关法律(台湾地区): 1.刑法第312条第2项:“对已死之人,犯诽谤罪者,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1000元以下罚金。” 2.刑法第 314条:“本章之罪,须告诉乃论。” 3.刑事诉讼法第 234条第5项:“刑法第 312条之妨害、名誉及信用罪,已死 者之配偶、直系血亲……得为告诉。” 第一节 法律解释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一、法律解释学的概念 法律解释学的概念 法律解释学的特征 二、法律解释学是一门有关方法论的学问 法律解释学与法学方法论的关系 法律解释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意义 三、法律解释学的研究对象 法律解释活动的一般原理 法律解释方法的确定 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 第二节 法律解释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法律解释学与解释学 联系 区别 二、法律解释学与法理学 联系 区别 三、法律解释学与部门法学 联系 区别 四、法律解释学与民法解释学 联系 区别 第三节 法律解释学的体系与研究方法 一、法律解释学的体系 法律解释学的体系构成 法律解释学体系的特点 二、法律解释学的研究方法 解释学的方法 实证研究的方法 历史研究的方法 比较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我国法律解释学的发展 一、我国法律解释学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法律解释活动及解释方法的运用起源甚早。自秦代起,历朝历代的法律解释活动都比较繁荣。 然而,法律解释被当做一门学问加以研究,还只是近几十年的现象,经历时间非常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解释学经历了起步和发展的阶段。从其发展的轨迹来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1)学说继受阶段;(2)理论反思阶段;(3)理论成熟阶段。 二、现阶段我国法律解释学的特点 概念法学思潮对我国法律解释学的影响较小。 法律解释学受民事立法进程的影响较大。 解释学理论具有复合的学说继受的特点。 研究成果不少,理论逐渐丰富,但尚未建立起一套具有共识性的解释规则,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 三、我国法律解释学的发展展望 从注重立法论的研究转向注重解释论的研究。 从注重注释法学转向注重方法论的研究。 从重视抽象性的司法解释的研究转向个案的法律解释的研究。 从抽象的法律解释理论研究转向对法律解释实践的研究。 法律解释学的文献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8年版。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1年版。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1年版。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法律解释学的文献 (美)凯斯·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金朝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段 匡:《日本民法解释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兴良:《刑法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舒国滢等:《法学方法论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7年版。 王利明:《法律解释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孔祥俊:《法律方法论》(三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德)齐佩利乌斯:《法学方法论》,金振豹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英)沙龙·汉森:《法律方法与法律推理》,李桂林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金钊等:《法律方法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法律解释学的概念 法律解释学是研究法律解释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旨在正确适用法律的一门学科。也称法学方法论或法律方法论。 法律解释学的特征 从研究目的来看,法律解释学旨在为裁判者准确阐释法律、寻找诉争案件的裁判依据提供方法指导,确保裁判者准确理解、阐释并适用法律规范,实现法律的可预期性和安定性,从根本上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之精神。 从研究对象来看,法律解释学以法律解释活动的一般规律、方法及其运用为研究对象。 从学科分类来看,法律解释学横跨了解释学和法学两个学科,是解释学语法学的交叉学科,也是解释学在法学领域中的应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doc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docx
- 拭子擦拭取样方法验证方案(回收率研究).pdf VIP
- 机电安装工程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全章)》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千古奇文《渔樵问对》.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使用手册.pdf
- 假钞识别培训课件内容.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