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绪论.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正如俗谚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与饮食有关。 但尽管人人爱吃,可爱吃并不等于会吃,有的人吃了一辈子也“不会吃”,并吃出了一身毛病。 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上投资1块钱,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块钱的抢救费用, 所以“预防重于治疗”的道理显而易见。 总论 第一节 中医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 一、中医药膳学的基本概念 ★1.中医药膳 ★2.中医药膳学 1.药膳 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在中医理论辩证指导下,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 2.中医药膳学 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 中医药膳学发展简史 1、起源阶段(远古时期) 药食同源 火的利用 酒的发明 为后世药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初步形成阶段(秦汉时期) 西周时期——设立了“食医”。 《周礼》——最早记载了“药食合用、养生治病”。 《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医药膳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为后世药膳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为后世药膳选料奠定了重要的药性理论基础。 《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药粥方。 (青果米粥) 《伤寒杂病论》——记载了许多药食合用的方剂。 秦汉时期,确立了药膳学的基本理论,是药膳学初步形成的阶段。 3、发展应用阶段(晋唐宋金元明清时期) 《肘后备急方》—东晋 葛洪 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食治方药。 《千金要方》—唐代 孙思邈 首设“食治”专篇,收载食物药150种。 《太平圣惠方》—宋代 4、近代研究与开发应用阶段 (一)近代研究概况 1.确立了《中医药膳学》的学科地位 2.理论研究逐渐深化 3.药膳制作层出不穷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清朝末年,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中药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2003年“非典”以来,中医药开始有复苏迹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学、中药学和中医药膳学开始迅猛发展。 二、中医学基础(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 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阴阳 阴阳表示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的事物的两面。或彼此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能量。 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火为阳,水为阴。 阴阳平衡 人体的健康状态(养生)—“阴平阳秘” 寒热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黄帝内经》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黄帝内经》 桔梗元参汤 适应症:鼻炎流清涕型 配方:桔梗9g,元参9g,杏仁9g,法半夏9g,茯苓9g,生姜9g,橘皮9g,甘草6g 。 气血 阴阳平衡 寒热平衡 气血平衡 中医认为气势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人活一口气”。 “盖人之生死,全由乎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血为气之依托。 虚实辨证,即是根据某些临床表现来分析和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即病邪壅盛而正气未虚,正邪斗争激烈所表现的证候。例如:水湿,瘀血。 即正气虚衰,机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所表现的证候。例如:气虚、阳虚,阴虚、血虚。 “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主春、主藏血、主筋。 开口于目。 在液为泪。在声为呼。 青当肝,酸入肝。 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 “肝胆相照”:肝与胆相表里。 “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养生机:子时一阳生。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主决断 “君主之官,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