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发展现状的思考》(卢德之博士).pdf

《成长的烦恼—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发展现状的思考》(卢德之博士).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长的烦恼—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发展现状的思考》(卢德之博士).pdf

成长的烦恼 ——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发展现状的思考 卢德之 博士 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基金会分会会长 2013年3月18日 一、现代慈善需要一流人才 (一)为什么? 一流事业需要一流人才 没有一流人才的事业算不上一流事业 现代慈善需要更多的一流人才 (二)什么是一流人才? 与国内其他行业比较:不分伯仲 与国外同行业比较:国际接轨 (三)做传统慈善的有哪些人? 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源于儒家的民本思想,慈善家多为 官员、士绅或其他知识分子 二、中国公益人才现状 (一)谁是公益人才? 出大钱的人 出知识的人(提出思想理念、进行公益研究和传播) 出大力的人(从业者和志愿者) (二)他们是一流人才吗? 出大钱的,一定是一流人才 出知识的,有一流人才,也有一般人才 出大力的,有一流人才,但不够 (三)公益人才发展困境 1、具体表现: 从本行业看,一流人才难进易出,一般人才易进难出 从他行业看,其他行业进入公益容易,公益行业到其 他行业难 2、原因分析 传统:民间好善,庙堂尚忠;民间仇邪富,庙堂防大善 现实: 制度不合理 体制相互割裂 体系很封闭 三、怎么办? (一)用公益战略指引人才目标: 1、“三共”与“四方”的公益战略 “三共”:精英共识、官民共治和社会共享 “四方”: 政府:加强慈善立法,推动体制改革 社会:塑造和提升现代慈善意识和理念 机构:专业化科学化高效率的管理运作 富人:创办家族基金会,实现人性至善 2、人才目标: (1)一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传播家的群体形成 (2)一批有资本精神的企业家投身公益慈善事业 (3)大量的社会精英进入公益慈善机构从业 (二)落实人才规划 1、人才规模上应有突破 2、人才素质上应有提升 3、人才机制上应有改善 (三)完善人才发展方式 1、学习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式 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根据国情因地制宜,坚持“请进 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借鉴其他行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有效做法,结合公益 特点,加以创新; 2、道德引人,待遇留人 公益心是无价的:工作量很大,且看上去不是很“体面”, 没有德性的人,是坚持不下来 工作量是有价的: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规则支付报酬,应与其 他行业的就业报酬收益基本持平 3、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竞争和淘汰机制 现代慈善呼唤一流人才的涌现 有共识,才能共治,才能共享 让我们为共享主义奋斗终身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